惟什么惟什么不如人当自砺,关于弟子规( 七 )


对于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应该努力实行的本分 , 却不肯力行 , 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 , 这样最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 , 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相对的 , 如果只重力行 , 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 , 就易执著自己的看法 , 而无法契合真理 , 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
今日普遍流行诋毁圣贤的风气 , 怀疑古人 , 藐视伦常大道 。尤其是基本的孝道 , 近几年来 , 更被视为隘板落伍 , 大家虽有心改革社会乱象 , 也动用大批的人力物力倡导 , 终因伦常观念被大家忘失太久了 , 使得社会秩序无法整顿起来 。孔子曾指出:“立志、自立、立仁的君子要广博的研究各种学问 , 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言行 , 这样一个具有知识和礼节的君子 , 他的言行就不至于太离谱了 。”《弟子规》把礼的具体化 , 只要循着《弟子规》来实践 , 兼学各种经典和生活知识 , 就能拥有高远的智慧和实践的勇气 , 智勇双全的人 , 必然不会偏离正道 , 正道就是直路 , 很快便能到达目标 。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 , 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的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 , 就不要想到别段 , 这段还未读完读通 , 不要因为没有兴趣 , 失去了好奇心 , 就跳到另一段 , 而东翻西阅 , 不肯定下心来 , 按部就班的读完 。读书时要有规范 , 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 , 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 , 但是不能因为时间有多余 , 就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读 , 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 , 所以一规化好就要赶紧用功 。
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 , 更要专心研究 , 只要功夫到了 , 自然就能通达了解 , 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 , 其意自现 。有疑问的地方 , 经反复思考 , 还不能了解的话 , 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 , 向有关的师长请教 , 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 , 四周墙壁保持干净 , 书桌清洁干净 , 所用的笔和砚台要摆放端正 , 在砚台上磨墨 , 如果墨条磨扁了 , 就是存心不端正 , 写字若随便不公正 , 就是心里先有了病 , 排列经典图书 , 要安放在固定的地方 , 读完以后立刻归还原处 , 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先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 。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 , 应立刻补好保持完整 , 你爱书 , 书爱你 , 自有一份恭敬在其中 , 一份恭敬就有一份收获 , 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获 。
如果不是传输圣贤道理的书籍 , 一概摒除一旁不要理它 , 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 , 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 。
不要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 , 也不要自甘堕落而放弃自己 , 圣贤的境界的虽高 , 但只要按部就班 , 循序渐进 , 人人都可到达 。处在蒙昧年幼之时 , 若采要正正当当的教材 , 配合优良的环境 , 来培养学习 , 就能造就圣贤 。《弟子规》所讲的道理 , 正是圣人的训诲 , 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 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 , 在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做起 , 经家庭扩及到学校、社会 , 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 。所以这本书应该认真的反复读诵 , 深入心 , 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至行为的指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