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也上科学课:那是怎么样的情景?( 二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培养数学人才
康熙不但自己精通算学,也非常注意对数学人才的培养 。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梅毂成祖孙二人,就是通过康熙的“慧眼”被提升的 。康熙在南巡的时候,几次召见还是平民的梅文鼎,又谈天文又谈数学,连续谈了3天,并题字“绩学参微”赠送梅文鼎 。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还把梅文鼎的孙子梅毂成接到宫中,让他从事历法和数学的研究,并编纂数学书籍 。梅毂成还从康熙那里学习了不少数学知识,例如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天元术”,即建立数学方程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明代以后就失传了) 。康熙教会了梅毂成“借根法”,梅毂成认为“借根法”就是“天元术” 。这种消失了的方法又得到了传承 。
1713年,康熙在畅春园蒙养院设立算学馆,培养八旗世家子弟30多人学习算法,并命梅毂成任蒙养院汇编官,与泰州人陈厚耀一起编纂《数理精蕴》 。这部书不仅剖析和研究了我国古代数学,还大量吸收了明末清初以来传到中国的数学知识,是一部介绍西方数学知识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文化科技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
学习医学知识
传教士来到中国,不仅介绍、传播了西方医学知识,也开始研究中医 。张诚、白晋在任职期间,向康熙介绍解剖学知识,并结合人体疾病,尤其是康熙本人所患疾病进行说明,例如传教士罗德先曾治愈了康熙的心悸症和上唇瘤,让康熙不仅对西医欣赏有加,也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
随后,康熙组织在宫中设立了实验室,对生物、化学、药物和多种疾病的物理原因都进行了研究和实验 。在这个实验室内,制出过多种丸、散、膏、丹,康熙多次亲临观看操作过程,并将试制成功的药剂留作御用 。他外出时还携带着这些药物,有时还会赐给皇子大臣等 。
图片来源于网络
1692年,康熙生病,高烧不退 。法国神父进献了欧洲常用的金鸡纳霜来给康熙治病,尽管通过多次病例已经确信金鸡纳霜可以治愈皇帝的病,但是当时的中国医生坚决不同意康熙使用这种西药 。康熙看到自己的病越来越重,自己决定服用一半剂量的金鸡纳霜,晚上他就退烧了 。在继续服用金鸡纳霜后,康熙的病痊愈了 。由此可以看出,康熙是一个讲求实效,敢于吸收欧洲先进医学知识的人 。
康熙在位61年,不但巩固了中国的统一,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位皇帝还有一个与中国历代君主不同的特点,就是他对待科学的态度——他重视科学,提倡科学,学习科学,理解科学,这一点无论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无法与之相比 。从某种意义上说,康熙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的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