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也炒房看看清朝地产商怎么做的

“寸土休夸值寸金 , 盛衰消长系人心 。忽然买卖声沉寂 , 为鉴前车汉与浔 。”写的正是民国时期 , 一段炒房的历史 。那时的天津英租界房子供不应求 , 看到这个局势 , 许多地产商从中买卖 , 获取差价 , 发了大财 。
其实“炒房”这个概念并非近代才有 , 其实早在乾隆年间 , 就有精明的商人 , 从房价中 , 发现了房子升值的商机 。
网络配图
乾隆十六年 , 天津一个名叫丁予范的商贩 , 在天津的一个小胡同里买下了一块地皮 , 盖了一座四合院 , 面积大约是一亩 。这个四合院十件房屋 , 修的十分齐整漂亮 。丁予范为这房子投资了差不多180两白银 。
最初的想法 , 便是将这套四合院高价卖出 , 可惜丁予范并没有赶上好时候 , 他的四合院盖好几年内 , 一直无人问津 , 最后迫不得已 , 一直到了乾隆九年(1754年) , 他才低价出售 , 将这套四合院以177两银子的价格卖了出去 。花了几年时间 , 丁老板不赚反赔 , 可以算是地产商中一个失败的例子 。
网络配图
道光十八年 , 天津另一位地产商叫任秀坡 。他为人精明能干 , 头脑灵活 , 他出资200两银子 , 把丁予范当年修建的四合院买了下来 , 重新改良 , 加盖了一间门楼、一间客房、三间书房、三间板房 。院子中间一改之前空荡的格局 , 加了一道月亮门 , 让原本看着低级的四合院 , 变得顿时高档起来 。
作为一个成功的地产商 , 任秀坡这一装修 , 虽然投资了不少银两 , 但最后还是赚了 , 净赚了250两 。将房子一倒手 , 居然能够赚这么多 , 清朝商人的商业头脑一点也不输于现在的商人 。
网络配图
同治年间 , 北京宛平县的缪子集看中了京城内的一座四合院 , 他花150两银子买下后 , 既没有像丁老板那样静待出售 , 也没有像任老板那样重新装修 , 而是通过发布小广告 , 吸引买主 , 通过买主竞拍的方式 , 将这套四合院以600两的价钱成交出去 。
清朝的“炒房”客们头脑灵活 , 手段现代 , 虽然没有去大规模的开办地产事业 , 但能从一套房屋中就找到商机 , 也很厉害 。
【古代人也炒房看看清朝地产商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