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人物:大将魏延真的叛蜀了吗?( 三 )


魏延这个计谋确实是一条妙计,但诸葛亮否定了这个决议,而且是全盘否定 。诸葛亮说,魏延这个计谋太冒险 。因为子午谷道路狭窄,危险性太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有伏兵,蜀军就是全军覆没 。然而,魏延镇守汉中多年,其实他对汉中一带的地理形势非常熟悉,可能魏延对子午谷这条山路的情况,实地进行过勘察,因此,魏延说子午谷可以进兵绝对是有把握的 。他料定子午谷没有魏军的埋伏,而且还有史料证明,《三国志·诸葛亮传》、《魏略》里面有一条非常清楚的史料,说当时的魏国根本没有想到诸葛亮会北伐,所以诸葛亮大军出动的时候,魏国朝野上下一片惊慌,不知所措 。
网络配图
对于魏延的这个“飞兵之计”是否能够改变北伐失败的历史这个问题,史学界仍有争议,但魏延之计的确是奇兵之计 。诸葛亮用兵,最大的毛病是过于谨慎,要求稳扎稳打,他以为稳扎稳打就可以稳操胜券,事实上,从古今中外的战争例子来看,打仗确实要冒一点险 。就拿三国时期的例子来讲,“邓艾偷渡阴平”的“偷渡阴平”之计,就比魏延要冒险一百倍,沿途都是高山峻岭,荒无人烟 。到最后邓艾的军队攀登到了悬崖峭壁,没有办法下山了,于是就想到用毛毯裹住自己的身体,从悬崖峭壁陡坡上面滚下去,神兵天将般地出现在了成都平原上 。蜀国做梦也没有想到,邓艾会从阴平偷渡过来,一下子就被打懵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阿斗束手无策,只能乖乖地献城投降 。总之,邓艾比魏延幸运,同样是这种奇谋,邓艾一试即成,魏延却没这个机会 。
现在有很多人对魏延的军事才能评价很高,甚至拿魏延和关羽相比,觉得这两个人都属于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的人 。其实,魏延的确是一个军事奇才,但是没有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从某种意思上来讲,魏延同韩信比较相似:军事上是一流的奇才,但是在政治上很不成熟,很幼稚 。所以说,一个人有多大的优点就有多大的缺点,永远都是并存的 。但《三国演义》对后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魏延经过《三国演义》这一渲染,永世不得翻身,就是一个“反贼”了 。诸葛亮比魏延就幸运多了,他的形象深入人心 。
【三国历史人物:大将魏延真的叛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