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为孙氏大将,为什么不是十二虎臣?

【太史慈为孙氏大将,为什么不是十二虎臣?】历史上的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是东汉末年江东名将,那么既然是孙氏大将,他为什么不是十二虎臣呢?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各位朋友带来详细解答 。
太史慈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 。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 。虽然江东东吴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对其着墨不多,因此大部分只记得四大都督,稍微深一点的还知道十二虎臣 。
江表十二虎臣全部是江东名将,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周泰、甘宁、凌统、蒋钦、董袭、丁奉、徐盛、陈武、潘璋 。可是,不难发现,大名鼎鼎的太史慈竟然不在此列 。而太史慈何许人也?北海救孔融,箭无虚发,百发百中,单骑出入万军丛中犹如观鱼赏花 。后来又单骑遭遇孙策,而孙策又何许人也?江东小霸王,威名震天下 。

太史慈为孙氏大将,为什么不是十二虎臣?

文章插图
当时孙策共有十三从骑,皆是黄盖、韩当、宋谦等勇猛之士 。太史慈毫不畏惧上前相斗,正与孙策对战 。孙策刺倒太史慈的座下马,更揽得太史慈系于颈后的手戟,而太史慈亦抢得孙策的头盔 。直至两家军队并至神亭,二人才罢战解散 。
如此可见,太史慈乃当之无愧的东吴第一猛将,可为何不在十二虎臣之列,原因在此 。原来是因为太史慈英年早逝,而太史慈去世时候,天下还未三足鼎立 。至于电视剧中太史慈参加赤壁之战后牺牲于逍遥津之战纯属虚构 。正史中太史慈去世于公元206年,赤壁之战是公元208年,逍遥津之战是215年,所以太史慈根本不可能参加这两次战役 。
三国鼎立,是源于赤壁之战后,而江东十二虎臣则全部参加赤壁之战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三国志陈寿没把其列为十二虎臣,并非低估,相反是高度评价 。
首先三国志的吴书并非是东吴的历史,而是吴地的历史,就像蜀书从刘焉刘璋开始记载而不是刘备开始一样 。既然是吴地的历史,就要先写吴地的几个主要诸侯,孙家排在最前面,然后是刘繇他们 。太史慈被陈寿放在吴地诸侯传里面,而他的传记结束后才轮到吴国的宗室、高级文官、都督,再往后才是十二虎将 。也就是说,太史慈不在十二虎臣之内,并非是低估,相反是高度评价 。
还有就是太史慈和孙策关系匪浅 。太史慈和孙策曾经有过一场龙争虎斗,并且不分胜负 。等到太史慈被孙策打败俘虏后,两人更是惺惺相惜,孙策说太史慈:“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 。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 。”
太史慈为孙氏大将,为什么不是十二虎臣?

文章插图
吴书写到太史慈死前大呼:"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如此可见,孙策并非将其看做部下,相反是将其视为知己 。
也正是因为太史慈和孙策的这样一层关系,所以太史慈虽然在建安六年就病逝了,但地位依然远远高于江东十二虎臣 。太史慈在历史记载中是少有的“美须髯”,即和关公一样的长胡子,而不是影视剧中常见的小白脸 。如此可见,太史慈不在江表十二虎臣也是有原因的,这是陈寿对他的高度评价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