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女要到几岁才能出宫 后面又是怎么安排的

对清朝宫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
清朝的宫女相比于其他朝代还是比较幸福的了,她们有明确的出宫年龄,而且离开皇宫的时候还会获得一笔皇家的遣散费,不过清朝的宫女即便出宫以后,她们的处境也都比较凄惨 。
清朝的宫女到年龄可以自由选择出宫与否
在清朝能被选入宫中的宫女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得是八旗子弟,也就是说清朝的宫女都是有旗籍在身的人,普通的老百姓家庭是根本没有资格把孩子送入宫中当宫女的,在八旗子弟中由内务府挑选十二到十四岁的女孩接受宫廷礼仪培训,然后便可入宫 。
清朝的宫女又分为秀女和使女,秀女通常都是八旗贵族家庭出身,她们入宫通常都是给皇帝当候选妃嫔,由内务府遴选,然后将其推荐给皇帝侍寝,从而成为妃嫔 。没有被选中成为皇帝妃嫔的女孩大多会成为宫中比较有身份的女官,等待成为妃嫔或者由皇帝、太后、皇太后这些宫中主人将她们赐婚给一些王公贵族,实在找不到赐婚对象的,那就会在她们婚配年龄放其出宫,任由其家人自主婚配 。

清朝宫女要到几岁才能出宫 后面又是怎么安排的

文章插图
而使女身份地位则比秀女低很多,使女家族出身都是内务府上三旗包衣家族出身,本身就是奴籍身份,她们被选入皇宫基本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 。
秀女和使女入选进宫的规则都大不相同,秀女都属于八旗贵族子弟,内务府选秀是每三年才会举行一次,这期间如果她们错过了入宫的年纪,也就不需要再参加内务府选秀 。而内务府遴选上三旗包衣的使女则是每年都会选一次 。
秀女比使女出宫的日子快得多,秀女被选成之后就等着被推荐给皇帝成为妃嫔,如果没能成为妃嫔,也没有被赐婚给王公贵族,那么她们大概到了十五岁到十七岁时基本也就会被遣散出宫,任由家人自主婚配,而使女则依旧要在皇宫中干活服务,毕竟人家秀女都是八旗贵族出身,使女只是上三旗包衣出身 。
不过使女除了在宫中劳动供人驱使之外,她们也有机会能成为皇帝妃嫔,因为皇帝纳妃侍寝主要有三种途径,一个是内务府推荐,一个是皇后推荐,再有一个就是皇贵妃推荐 。
如果使女家里足够有钱,花点钱贿赂一下内务府的官员,也是有机会能得到推荐给皇帝侍寝的,还有就是使女命比较好,被皇后或者皇贵妃发现了,把她们推荐给皇帝侍寝,也可以成为皇帝妃嫔 。
清朝历史上最有名的从使女成为皇帝妃嫔的就是雍正皇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和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
清朝宫女要到几岁才能出宫 后面又是怎么安排的

文章插图
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家族出身正黄旗包衣,家族出身非常低微,入宫时就是使女的身份,后来乌雅氏获得了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赏识,由孝懿仁皇后推荐给康熙侍寝,后来乌雅氏被康熙宠幸后很快就怀上了雍正,因此成为康熙的妃嫔,后来被晋升为德妃,成为康熙初期后宫四大妃之一 。
乌雅氏获得康熙宠幸之后,她还帮了自己妹妹一把,当初她的妹妹也和她一起入宫成为使女,因此乌雅氏求康熙给妹妹选一桩婚事,康熙就将乌雅氏的妹妹赐婚给了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小儿子、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的弟弟阿灵阿,后来阿灵阿承袭了遏必隆的一等公爵位,而乌雅氏的妹妹也成为了一等公夫人 。
除了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之外,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也是如此,魏佳氏的家族出身也是正黄旗包衣,入宫时是使女,后来魏佳氏获得了乾隆的原配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赏识,把她推荐给了乾隆侍寝,魏佳氏因此成为了乾隆的妃嫔 。
后来魏佳氏被乾隆册封为令妃、令贵妃,在乾隆与继任皇后辉发那拉氏反目成仇后,她更是被乾隆册封为皇贵妃,此后一直以皇贵妃身份统摄乾隆后宫,她的儿子颙琰更是被乾隆秘密册立为皇储,后来成功继位为嘉庆皇帝,魏佳氏也在死后被追谥为孝仪纯皇后 。
因此从孝恭仁皇后和孝仪纯皇后这里也能看出来,清朝的皇宫使女虽然身份地位低微,但是也有可能从麻雀变凤凰,不过这种麻雀变凤凰的例子毕竟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清朝的皇宫使女都还是没有这么幸运 。
清朝的使女大概在十二三岁入宫,最初的时候在康熙时期是规定宫女必须年满30岁才能出宫,到了雍正时期,雍正下旨修改为年满25岁即可出宫自行婚配,此后雍正定下的规矩一直被延续下来没有再改变,因此清朝的宫女年满25岁即可出宫婚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