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为何最不喜欢别人吟唱自己的《蝶恋花》

苏东坡写诗词以豪放为主,不过也有清新婉丽的,比如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
网络配图
这首词很美,美就美在其中包含了一个多情的故事:“墙里秋千墙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说的那个“绿水人家” 。由于绿水之内,环以高墙,所以墙外行人只能听到墙内荡秋千人的笑声,却见不到芳踪,所以说,“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不难想象,此刻发出笑声的佳人正欢快地荡着秋千 。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 。作者只写佳人的笑声,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读者随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个墙里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可以说,一堵围墙,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青春的美,也挡不住人们对青春美的向往 。这种写法,可谓绝顶高明,用“隐”来激发想象,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 。同样是写女性,苏东坡一洗“花间派”的“绮怨”之风,情景生动而不流于艳,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轻,难能可贵 。
那么苏东坡为何不喜欢这首《蝶恋花》?
【苏东坡为何最不喜欢别人吟唱自己的《蝶恋花》】原来苏东坡有一个爱妾,名叫王朝云 。自小能歌善舞,深受东坡的喜爱 。十二岁便来到东坡府上,与苏东坡同甘共苦,苏轼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死后,她成了事实上的主妇 。因为聪慧异常,也有文采,因此经常能走进东坡先生的心灵世界 。据毛晋所辑的《东坡笔记》记载: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 。东坡不以为然 。又一人曰:“满腹都是机械 。”坡亦未以为当 。至朝云曰:“学士一肚皮不合入时宜 。”
网络配图
坡捧腹大笑 。说苏轼满腹文章,或满腹聪明才智,当然也对,但苏轼之为苏轼,其在新旧两党当权时都受打击,确实因为他一肚皮都是些不合时宜的思想 。难怪苏轼捧腹大笑,把朝云引为知己 。朝云深知,经历生死沉静的人生变故之后,苏轼对于高官荣宠已视之淡然,在苏轼仕途上春风得意的背后,隐藏着他对人生祸福相倚的忧惧,对物质富有的厌弃和精神生活之空虚的种种感触 。能透视苏轼内心世界致此,称得上是苏轼的红颜知己了 。
王朝云很钦佩苏东坡的学识与人品 ,因此当苏东坡贬谪岭南的时候,此女主动要求与东坡一起去 。翻过千山万水,可谓九死一生 。据说闲暇时,王朝云常常唱这首《蝶恋花》词,为苏轼聊解愁闷 。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掩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止声 。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 。朝云除了哀痛她随苏轼一道沦落天涯外,还想到苏轼在京城时写给诸姐妹的“水连芳草月连云”、“多情却被无情恼”和“巷陌秋千,苦被多情相折挫” 的句子,这词首将她与东坡的往事前缘全部都融入,故使朝云浮想联翩,潸然泪下 。
网络配图
可惜天妒红颜,朝云因为身体差,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居然染病身亡 。从此,苏东坡再也不喜欢别人当着自己的面吟唱《蝶恋花》,当然为了纪念朝云,也没有娶妻纳妾 。
据说东坡先生还为朝云,题了一首词,内容也很凄婉,大概是这样的: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把王朝云比作梅花,饱含深情地赞美朝云,想起那副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