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郭贵妃皇帝爱她生了三位王子竟然被迫殉葬!

明朝前期,后宫实行残酷的殉葬制度 。太祖朱元璋死时,“带走”的妃子就达四十多人!
虽然大明祖训(《皇明祖训》)并没有明确规定,皇帝龙驭上宾,妃子必须殉葬,但太祖皇帝开了恶例,老祖宗这么一搞,就等于立下了规矩,后代只管跟着学,哪里理会对错与是非!
由于殉葬没有制度性规定,殉葬的条件是什么?哪些人必须从殉,哪些人可以免于从殉?都无明文 。这就留下了较大的“活动”空间 。使得殉葬在作为“哀礼”的实际操作中,有些可怜不该死的就被迫追随先帝去了,而有些完全没有理由不死的,却得以逃过一劫 。是死是活,全在于殉葬这件事由谁来做主张,以及先帝的遗孀(妃子们)与上上下下的关系处得怎么样 。
话说明仁宗朱高炽,在他48岁上去世后,后宫的妃子顿时得面对这件可怕之事 。《大明会典》记载了仁宗之妃为之殉葬的情况:“献陵七妃,三葬金山,余俱从葬 。”
北京金山在十三陵侧,是专门埋葬妃嫔与夭折皇子的地方 。仁宗一共七妃,有三位葬在金山,据万历时任宛平知县的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所记,这三人是李贤妃、赵惠妃、张敬妃,她们都不是殉葬的 。按《明会典》的说法,“(三妃之外)余俱从葬”,则应为4人 。其实不止此数 。
据明实录记载,洪熙元年七月,宣宗给仁宗上尊谥,同一日,还给郭贵妃、王淑妃、王丽妃、谭顺妃、黄充妃五人赠谥 。这些女子在身份上是宣宗的“皇庶母”,她们都不是仁宗皇帝的新欢,早在仁宗还是皇太子时就已侍奉东宫,是仁宗“潜邸”的旧人 。如顺妃谭氏,湖广湘潭人,《长沙府志》存有她的简传,说她父亲曾任浙江道御史,永乐二十一年选入东宫,仁宗崩后,自缢而亡 。府志明确记载,谭顺妃是殉葬死的 。由此可推知,与她同列的郭贵妃等,都是为因为同样的原因丢了性命,由此得到每人2字谥文的精神奖励(如恭肃、贞惠等) 。
仁宗去世时,他的皇后张氏还在,张皇后是宣宗之母,当然不会殉葬 。仁宗的妃子亦不止这五人,为什么单单挑中她们,去顶那份“要命”的苦差?
万历时人沈德符就提出这个疑问,他说,宣宗登极时,所封有贵妃郭氏、贤妃李氏、惠妃赵氏、淑妃王氏、昭容王氏,其中惟郭贵妃、王淑妃二人殉葬,李贤妃、赵惠妃、王昭容三人为何不殉?由此产生的疑问是:择定殉葬者的条件与依据是什么?因为祖训没有记载,那就是实际操作的问题了 。
这里有一个例子,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仁宗未崩前两个月,封张氏为敬妃 。张敬妃来自世家大族,她是太师、英国公张辅的女儿,封册中对她赞美甚备,仁宗崩时,可能还不到二十岁 。如此好女,仁宗如何舍得,竟不把她带走?
沈德符的解释是:“盖以乃祖、父勋旧特恩也 。”说白了,就是张辅说了情,走了后宫的路子,才使他女儿免于一死 。
可见,在选择谁来殉葬上,有着较大的通融余地 。既然有人能通融活命,也就有人能挟势威逼,使不想死、不当死之人也殉死了 。沈德符怀疑郭贵妃就是这样一个受害者 。
前述王淑妃以下4妃,都没有生育,可郭贵妃为先帝生了3位皇子,即滕怀王、梁庄王和卫恭王 。妃之有子者,竟不蒙格外开恩,难道真是贵妃本人“衔上恩,自裁以从天上”?这当然是骗人的鬼话 。谁信谁与骗子就是一党!
郭贵妃不单生子有功,她的地位还非常尊贵 。明初时,六宫之中,以“贵妃”为极贵,只下中宫皇后一等 。宣宗时,才给孙贵妃加了“皇贵妃”的封号,孙氏不久正位中宫,做了皇后,从此诸妃中以皇贵妃为最重(也有说景泰年间封唐氏为皇贵妃,是皇贵妃封号之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