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内衣外穿居然是明末读书人发明的

有一首诗,咱读小学时即在课文里,不知现在还有否 。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此诗是宋朝人张俞写的 。未料几百年后,到了明朝中后期,被改了
网络配图
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 。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
此处讲的是明末江南之事,那时的读书人,都喜欢男扮女装穿女人的衣服呢 。
咱们晓得,女扮男装,那叫英武;乃是主流观点所能接受的 。而男扮女装呢 。好吧,后世京剧里,贵妇醉酒演得好的,似乎是男人 。但在《见闻杂记》编撰者明朝隆庆年间进士李乐眼中,这些读书人,实在是太没边了 。
读书人是啥?要靠他们正人伦的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丝一毫都不能乱 。他们读的是圣贤书,该修身养德,不说人人都成圣,至少也不能乱搞吧?不能男的变成女的,女的变成男的吧?否则,这还成何世界?
然而,现实却是,大明天下近三百年,到了晚期,明初规定的什么人该穿什么颜色什么式样的服饰,已全然被弃如破鞋 。
翻九年前一本杂志,内中有一篇《晚明的士风》,当中写到,到了晚明时期,江南及沿海几个大城市,工商业繁盛,民情世态发生变化 。人们观念也开始冲破专制束缚,统治者也管不住了,就连宫殿里专司洒扫的小太监也有穿蟒衣的 。过去法律规定教坊司乐工只准戴绿头巾,虽然不是帽子,但也是绿的,大明皇帝全然看不起演艺明星们啊 。如今他们穿戴起与朝臣同样的袍服,大模大样出入舞台歌榭;过去法律禁止民妇用贵重首饰,对衣着也有规定,如今优伶、娼妓与是穿戴绫罗绸缎,金珠翠玉 。
读完此段,咱只想说一句,大明的法律,也太跟不上时代了!
网络配图
除了衣服“色染大类妇人”、“尽为妇人红紫之服”,读书人们还有一大创造“外披内衣” 。大概,就是如今所言的内衣外穿吧 。当下那些所谓时髦者,自以为很有个性,其实不过是拾大明读书人之牙慧而已 。正如大清乾隆爷所言,我们什么东西没有?还用得着向你英国买?古人之创造力,实令今人汗颜,说句实话,他们如此放荡不羁,让当时的正人君子们,“惊心骇目,必叹曰此乱象也!”乱,实在是太乱了 。但,这种乱,仅家有余财的读书人才玩得起,没钱的,只能圆睁双眼空羡慕呢(凡生员读书人家有力者,尽为妇人红紫之服,外披内衣) 。
难怪,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大明遗老们认为,士风颓靡、人心日坏、纲纪凌夷是明亡的重要原因了 。
【奇闻!内衣外穿居然是明末读书人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