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焦虑症,被诸葛亮气出来的

闲暇之余,关注下“心看三国说职场”这个系列,把心灵智慧进行到底 。本次人物是周瑜,东吴集团的重要将领 。他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器量端雅 。孙策遇刺身亡时,曾叮嘱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由此周瑜越发竭诚尽智,为孙氏集团的崛起奔波劳碌,不辞辛劳,先后击败黄祖,决胜曹操,为东吴鼎立三国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
【周瑜的焦虑症,被诸葛亮气出来的】历史上的周瑜,可谓是才德兼备的完人,《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却被描写成焦虑成性、嫉贤妒能的人物 。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极度焦虑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对周瑜的刻画,堪称是一个焦虑症的典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件事情的描述上 。
网络配图
一、五欲杀孔明: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对于诸葛亮可谓是欲除之而后快 。其中一欲杀孔明,是在孙权决心联刘抗曹之后,周瑜因“孔明早已料吴侯之心,又高吾一头也,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周瑜欲杀孔明,表面上是为保全江东,实则是出于自己的嫉妒心 。二欲杀孔明,是周瑜派诸葛亮往聚铁山劫断曹操粮道,“欲杀之,恐惹人笑,故借操之手,先除后患”,在此周瑜为了掩饰自己而借刀杀人,虽有谋略却令人感觉阴险狠毒 。三欲杀孔明,是在诸葛亮识破了周瑜以借刀杀人计除掉蔡瑁、张允两人后,“若留此人,那里显我,吾决意斩之”,可见其善妒 。四欲杀孔明,是故意出难题,叫诸葛亮十日之内造十万之箭,“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以此来为难诸葛亮,让其自取灭亡 。五欲杀孔明,是在诸葛亮作法借得东风后,周瑜又生杀机,“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功,有鬼神不测之术,若欲留之,乃东吴之祸根,周瑜之大患也”,如此的强迫意念,可见周瑜对于诸葛亮的痛切嫉妒 。
二、三欲取荆州:
在《三国演义》五十一回中,诸葛亮激周瑜率兵攻打曹仁把守的南郡,结果不仅自己身负重伤,还折了很多兵马 。最后好不容易击退曹仁,赵云却受诸葛亮之计,兵不血刃,取了南郡 。此外张飞还袭取了荆州,关羽攻占了襄阳 。周瑜拼着性命赶走了曹仁,却使刘备不失一兵一卒取得荆州城池 。这使得周瑜“怒气冲天,大叫一声,金疮迸裂,气伤箭疮,半晌方苏 。”这,便是“一气周瑜”的故事 。
小说第五十四回,周瑜与孙权密谋,以出嫁孙权之妹孙尚香为由,引刘备来吴,加以软禁,以换取荆州 。但此计又被诸葛亮识破,让刘备迎娶孙尚香之后,哭求回荆州,得以携新夫人全身而退,周瑜的美人计失败,自思曰:“吾计不成,有何面目去见吴侯!”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于船上 。这,便是“二气周瑜”的故事 。其中周瑜面对诸葛亮,常常是“心气浮躁,忐忑不安” 。
小说第五十六回,周瑜讨还荆州不成,便以兴取西川为名,想乘刘备不备偷取荆州 。诸葛亮对此不动声色,将计就计,等周瑜来到荆州城下时,已被刘备重重包围 。诸葛亮又派人送书信于周瑜,说明西川难取,曹操会乘机袭吴,不如退兵 。周瑜看完,长叹一声,对众将说:“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 。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 。”说完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这,便是“三气周瑜”的故事 。
网络配图
在上述描述中,周瑜与诸葛亮斗智,屡屡受挫,身心备受煎熬,不仅心理焦虑不断,而且身体数度受损,最后活活被气死 。
周瑜对诸葛亮的焦虑源在什么地方?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对诸葛亮的嫉恨,主要是因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给周瑜带来了极大的焦虑,令他忐忑不安,坐卧不宁 。其一,诸葛亮是刘备的首席智囊,他的存在使刘备如虎添翼,这对江东是极大的威胁,周瑜为了江东的长远考虑,如何能够忍受诸葛亮的存在呢?其二,诸葛亮的料事如神也使得周瑜倍感焦虑,而鲁肃等人对诸葛亮的亲近,也令周瑜对自己的地位和声望产生危机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