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律论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学习理的论代表人物( 三 )


(2)个体对环境具有选择性 。例如 , 拥有书籍 , 但不去阅读 , 或读了书也可以视而不见 , 心不在焉 。又如 , 某种环境可以使某一个人感到满意 , 如鱼得水 , 而却使另一个人感到厌恶 , 竭力拒绝 。就像自然界的动物适者生存 , 人也是根据自己的感觉从环境中选择某种状态 , 从而规定了自身的智慧与品格 。
3.教育的作用就是改变人性 , 造福人类 。桑代克强调人的天赋本性是教育的出发点 。他反对性善说和性恶说 , 认为这是两种极端的意见 , 前者以为本性都是对的 , 而后者则以为本性全是错的、不可靠的 。而事实上 , 本性中有好的趋向 , 也有不好的趋向 。如母性的慈爱、好奇心和残忍性等 。教育的作用就是对本性中好的趋向加以利导 , 而对那些不好的趋向加以消除 。从联想主义心理学的概念出发来解释 , 人的本性也就是先天所形成的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或绾结 。这些先天的联结或绾结 , 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把其中的某些联结加以永久保持 , 把某些联结加以消除 , 并且把另一些联结加以改变或利导 。
与此同时 , 桑代克还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因此他指出 , 有组织的教育事业要特别重视以下3点:
(1)在人性中 , 那些较为原始和基本的特性 , 如精力、能力、耐力、领导才能、同情心和崇高的情操等 , 无不受到大千世界的刺激 。如果人的本性不反映这些特性的需要 , 并随时准备对其所获得的刺激作出反应 , 仅仅依靠课堂里获得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 。
(2)如何释放能量 , 如何利用各种能力去从事专门的智力和道德活动 , 都不是由先天的特性所决定的 。自然提供了资本 , 学校应从事这项有益的事业 。我们虽不能创造智力 , 但我们可以防止由于经院制度所造成的对智力的可悲的浪费 。我们虽不能使人类的同情心加倍 , 但我们可以保持人类的同情心 , 杜绝那种感情用事的施舍行为 。
(3)道德比智力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 因此教育应在传授道德知识和培养道德习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总之 , 在桑代克看来 , 人性由天赋本性和环境所造就 , 有善有恶 , 教育的真正任务就是以天赋本能为出发点 , 控制环境 , 扬善除恶 , 从而改变人性 , 因此教育可以对人类的幸福作出巨大的贡献 。
动机理论的关于动机的基本观点及代表人物

自然律论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学习理的论代表人物

文章插图
近代的动机理论更是多种多样 ,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本能论C.达尔文的进化论从生物发展上证明人和动物是个连续的体系 。许多人就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机械地引进心理学中 , 从而把人的动机也还原到一般动物的动机 , 提出了本能论 , 用本能论取代了过去的意志论和理智论 。W.麦独孤是本能论的代表 , 他列举了人的十几种本能 。他主张本能是天生的倾向性 , 即对某些客体格外敏感 , 并在主观上伴随着一种特定的情绪 。他认为本能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虽然由于学习,引起本能行为的外界情景的性质可以改变 , 某些行为反应的模式也可以调整 , 但本能的核心情绪却是不可以改变的 。本能论在20世纪初叶风靡一时 , 据L.L.伯纳德1924年计算 , 当时提出的有上千种本能 , 实际上是有什么行为便有什么样的本能与其相应 。例如战争是由于好斗的本能 , 聚敛是由于储蓄的本能 。这样的解释显然只是在文字上翻筋斗 , 因此遭到广泛的抨击 。中国心理学家郭任远提出了“放弃本能”的主张 , 比美国的行为主义者J.B.华生还要走得更远 。本能与学习相结合的动机理论И.П.巴甫洛夫的无条件刺激的强化作用和E.L.桑代克的效果律 , 以及华生的后天习得说 , 都在肯定本能作用的基础上 , 重视了练习的效果 。B.F.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调强化的作用 , 认为任何活动只要随后紧跟着积极的奖励便得到强化 , 没有奖励 , 活动便会消失 。斯金纳认为本能是一种不能验证的假设 , 因此他根本否认这个概念 。精神分析学说S.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大类本能:一种是生存本能 , 如饮食和性等;另一种是死亡本能 , 如残暴和自杀等 。但这两种本能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能自由发展 , 而常常会受到压抑 。这些被压抑下去的无意识冲动在梦、失言和笔误等以及许多神经症状中会显露出来 , 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以升华或其他文饰的方式出现 。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和超我3个层次来解释心理的动力关系 。这样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也就从强调本能转移到了注意社会因素的影响 。这种动向 , 在新精神分析的许多学派中成了动机理论的核心 。驱力学说美国生理学家W.B.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 , 认为生物必须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不论体温、血液、激素、营养等代谢因素 , 失去平衡都需要调整 。自主神经系统是这类调整的机构 , 它的活动是不自觉的 。但正如生物反馈技术所证明的那样 , 这些过程也可置之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之下 , 成为有意识的行为 。C.赫尔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驱力 , 驱力迫使机体活动 , 但引起哪种活动或反应 , 要依环境中的对象来决定 。只要驱力状态存在 , 外部的适当刺激就会引起一定的反应 。这种反应与刺激之间的连结是与生俱来的 。如果反应减弱了驱力的紧张状态,那末,反应与刺激之间的连结就会和条件反射的机制一样得到加强 。由于多次加强的累积作用,习惯本身也获得了驱力 。所以,赫尔认为行为的强度是先天的刺激-反应间的连结 □和后天获得的习惯□共同决定的 。为了解释环境的赏罚作用,赫尔在其动机理论的结构中又提出了诱因这一概念 。赫尔还认为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抑制,可以抵消驱力兴奋的作用 。总的来说,他的理论可以图解概述如下:赫尔的动机理论示意图 D驱力 K诱因 H习惯 I抑制 E兴奋 S刺激 R反应本能发展的理论从本能的发展过程讲 , 弗洛伊德把“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和生殖器期 。在某一发展阶段 , 对本能的过分放纵或使本能受到剥夺而得不到满足 , 都会使其停滞在该阶段 , 称为固着 。本能的挫折甚至引起残暴的攻击行为 。这种挫折-攻击理论在现代社会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本能发展的习性学理论 , 特别是K.Z.洛伦茨和N.廷伯根的许多研究 , 近来受到很大的注意 。他们主张满足需要的行为可以是本能的 , 也可以是对某一特殊对象习得的定向 。如果没有特殊指向性的目标 , 行为就是随机的 , 只有当找到适当的符号刺激时 , 行为才会有固定的模式(见固定动作模式) 。激素等内部刺激和外在动机都可以产生能量 , 而这种能量需要有外部的符号刺激(环境线索)才能释放出来 。此后 , 行为便随环境的要求而改变 。如果环境中出现两个矛盾的符号刺激 , 那末 , 固定的行为模式就会改变 , 廷伯根称之为易位 。面对两种矛盾的符号刺激 , 行为会易位到另一个动机的本能系统 。习性学派重视本能发展的关键期 , 认为在关键期的敏感阶段 , 如果用不寻常的符号刺激来代替本能的刺激 , 那末 , 前者也能取代后者成为强烈的激发对象 。但这与条件反射有些不同 , 它侧重于在关键期对符号刺激比较敏感而错过关键期就会造成功能失效 。这种印刻论在现代某些发展理论和教育实践中都受到重视 。认知论的动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E.托尔曼通过对动物的实验研究提出行为的目的性 , 即行为的动机是指望得到某些东西 , 或者企图躲避某些讨厌的事物 。凭借经验 , 我们还期望通过某些途径或手段来达到我们行动的目的 。这就是期望理论的出发点 。但是,动机理论不仅要解释人是如何被推动的 , 更要解释他为什么这样活动而不那样活动 。达到目的的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有许多不同的途径 , 但一个人为什么采取这一条而不选取另一条?这就要追究他是怎样看待事物的因果关系了 。因为人们是根据他们对因果关系的了解而采取达到目的的手段的 。这就是归因理论 。所以期望理论和归因理论可以说是认知的动机理论的连理枝 。期望理论原想解决动机的两个问题:期望什么 , 即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有多大 , 以及目的的价值如何 。E.弗罗姆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了期望、效价的□(似然率)、□(效价)数字模型 。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努力大小是达到目的的似然率和该目的的效价的函数 。因为效价和似然率成反比,所以似然率等于0.5是最优的 。一个成就动机高的人 , 往往就采取难度适中的目标 。E.洛克认为目标是动机的决定力量 , 要高标准才有最高的成就 。不过这个目标一定要是自觉提出的 , 而且要求具体 。如果只是提出“尽力为之” 这样的笼统目标 , 结果就不会有提出具体指标时所取得的成绩 。这样 , 洛克的理论就包含了弗罗姆期望理论中的“工具性”这一要素 。因此 , 这两种理论并不完全冲突 。如果期望理论可以解释一个人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 人们又不得不问:期望又是怎样形成的?归因理论对此作出了解释 。F.海德认为 , 日常的因果概念并不来自逻辑的推理 。他从完形学派现象论的观点出发 , 认为一般人的因果观念来自对复杂现象简单化、笼统化的常识理解 。例如一个人工作成功了 , 他可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 , 失败了则归因于环境的条件或他人的过错 。所以归因可以分为内源的(如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和外源的(如环境条件或机遇) 。内外源的归因 , 还可以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两种 。同为内源,禀赋是属于稳定的归因,而努力则属于不稳定的归因 。例如一个人把失败归因于不努力 , 另一个人则归因于禀赋 , 这样就会形成两种结果完全不同的动机 。归因于不努力可以用振奋精神来挽回败局;归因于天生一副笨脑袋,便不肯努力了 。显然,归因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 , 但只有主观上所归结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 才会规定一个人去怎样做 。认知失调理论L.费斯廷格把认知失调作为一种动力,认为它迫使人们改变态度以换取认知的平衡,有些类似精神分析学派的文饰作用 。狐狸望着甜葡萄发馋 , 可是高不可攀 , 便说葡萄是酸的 , 以此来安慰自己 。通过矛盾在认识上的通融 , 需要的驱力便得到缓解 。所以认知失调理论事实上也是一种动机理论 。动机的神经机制网状结构是活动的激发机关 , 它的活动显然具有驱力的性质 。对活动来说 , 激发状态过低 , 环境线索不容易引起注意;激发状态过高 , 无关的环境线索也会超出阈限 , 反而干扰注意的集中 。因而环境的线索能否引起活动与网状结构的激发状态有很密切的关系 。同时 , 网状结构所具有的这种不同水平的激发状态只表现为对所有的刺激的反应都强烈或都微弱 , 并不是对有的刺激敏感而对另一些刺激迟钝 。这和动机的推动力所表现出的作用普遍的强或普遍的弱的性质也是一致的 。边缘系统也和动机有密切的关系 。研究发现,刺激边缘系统的内侧前脑束会比饮食和性刺激引起更强烈的积极行为 , 因此有人称其为快乐中心(类似弗洛伊德的生存本能) 。刺激边缘系统的室周束也会比其他消极的刺激引起更强烈的逃避行为,因之称其为惩罚中心(类似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 。从生化方面讲,刺激内侧前脑束 , 能诱发神经传递物质儿茶酚胺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 。这些都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递质 。刺激室周束则激发乙酰胆素的分泌 , 引起副交感神经的兴奋 , 对交感神经系统发生颉颃作用 。中国心理学界60年代对心理过程的内因(内部矛盾)的讨论,实质上反映了对动机的原动力或机制的解释 。许多人都承认需要(包括个体的和社会的)和现成的满足需要的手段的差距是心理的内因 。活动与需要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为满足需要就要进行活动,满足需要的活动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因此活动就具有积极的创造力 。关于需要 , 既不能把它局限于生理的需要 , 也不能把人的需要都说成是社会的 。现代人的衣、食、住不同于茹毛饮血、穴居巢处 , 但社会化的条件也不能完全改变活动的根本性质 。事实上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的或社会的需要是难以完全分开的 。需要也是发展的 , 在满足原始的需要后 , 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 这是永无止境的 。正因为此 , 需要就不是固定的、天赋的 , 许多社会动机也就必然是后天获得的 。人性不是抽象的 , 所以动机也不是抽象的 。在特定的社会里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模式决定着动机的基本模式 。满足需要的手段更是如此 , 即使是最基本的需要 , 在不同的社会里也有不同的满足手段 。自然 , 不同的满足手段又会进一步引起不同的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