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最大的汉奸与他相比吴三桂就是个小角色

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入关,自此开始了清王朝的几百年的统治 。论及这事,众人都会讲,没有吴三桂这个大汉奸,满族人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易就入关?在当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族仅限于汉族来说,吴三桂确实是汉奸无疑 。投敌卖国之举在任何时候都要受到唾弃 。然而当时吴三桂并不是最大的汉奸,最大的汉奸另有其人 。他的名字叫范文程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汉奸”的履历:
网络配图
范文程,字宪斗,1597年(明万历25年)出生,死于1666年(清康熙5年),现在辽宁沈阳人 。曾经侍奉满清开国四代君主—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福临,清圣祖康熙玄烨 。四代老臣,资质不可谓不深,所以又有文臣之首之称 。范文程是汉人,也是大文豪范仲淹先生之后 。清史稿记载“宋观文殿大学士高平公纯仁十七世孙也” 。范纯仁是谁?范仲淹的次子 。现存鞍山的《范府谱书支派第十八世至二十六世》和《范府谱书支派》,也曾明确记述了范氏由来、辽东派系的迁居过程以及家谱的修订经过等等 。也就是说,范文程是中原汉族之名人后代,居然帮助后金之满人得了天下 。所以他为当时多数汉人所不齿,被斥为卖国贼,无法面对范文正先生的在天之灵 。后人也对范文程多有责难 。更有人直称其为“汉奸”,将其同洪承畴、吴三桂、祖大寿等人相提并论 。因而背负着诸多历史骂名 。
《清史稿列传十九·范文程传》:“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与其兄文寀并为沈阳县学生员 。天命三年,太祖既下抚顺,文寀、文程共谒太祖 。太祖伟文程,与语,器之,知为鏓曾孙,顾谓诸贝勒曰:‘此名臣后也,善遇之!’”这是说在当时他和他兄弟二人是一起去拜见的太祖,并且表明要为太祖效力 。不过,一开始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即使你有很大的才华,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毕竟你是外族 。所以他们只能做个马前卒 。
到了皇太极时代,他们的地位发生显著的变化 。清史稿:“太宗即位,召直左右” 。在这个时候他的完成了在清廷内部的逆袭,成为了皇帝身边的亲信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病死,其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 。他总结了努尔哈赤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欲以历代帝王得失为鉴,并以记己躬之得失”的思想,并提出了调整满族与汉族之间紧张关系,缓和民族矛盾的主张 。要完成这个任务,皇太极急需一批熟知汉族文化传统的人来替他出谋划策 。关于这一点,在清宫戏里面或多或少地都会有所提及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皇太极对汉族文化的尊重,毕竟统治之下的大都是汉人,不了解他们,怎么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统治呢?范文程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得到了破格的重用,他从小的学习和战略性的眼光让他扶摇直上 。天聪三年(1629年)四月,皇太极建立了内阁的雏形—文馆,范文程也是文馆的骨干 。由于他每每都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极合皇太极的心意 。所以不久他就成为了皇太极的亲信谋臣 。因此参与了伐明策略的制定、争取汉官的归降、进攻朝鲜抚定蒙古、以及国家制度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决策 。
网络配图
《清史稿·范文程传》说,“每入对,必漏下数十刻始出,或未及食息,复召入 。”他们每一次谈话就得几个小时(每昼夜是一百刻),甚至来不及吃饭和休息,又再次召入谈话 。这足以说明皇太极对他的意见的重视程度 。还有一件事,可以佐证皇太极与范文程的君臣关系 。有一次,范文程陪皇太极吃饭,有一道佳肴,甚为稀罕 。范文程是孝子,他想到父亲还没有吃过,便迟迟未下筷 。皇太极与他相处久了立刻便明白他的意思,立即派人将这一佳肴给他父亲送去 。所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范文程受到这么大的宠信,当然也得想如何才能尽忠报主 。他在用反间计除袁崇焕、招降洪承畴、以及招揽人才、满洲兴学、发展经济、改革体制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可以这样说,没有范文程,便没有后来满清二百七十多年的中原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