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第一人的裴秀是如何在没有精密仪器的帮助下完成地图绘制的

远到去国外旅游,近到去朋友家吃饭,现代人的生活似乎越来越离不开地图了 。对今日的我们来说,那些印在古书里,或者刻在石头上的古代地图简陋得有些可笑,但如果让我们回到两三千年前,在没有高速交通工具和精密测绘仪器的情况下,试着将眼前三维的山河形势浓缩在一张二维的纸或一块布帛上,那该是多么困难 。
而这样的难事,裴秀就做得非常漂亮 。在中国地图绘制史上,魏晋时期著名的学者裴秀被认为是一位有着开创之功的人物 。他提出的“制图六体”开创了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学,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专家指出,在明末清初欧洲的地图投影方法传入中国之前,“六体”一直是中国古代绘制地图的重要原则,对于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
来自山西显贵家族
族中宰相将军过百
在山西省的南部,有一处山河雄伟壮丽的地方,东部中条山层峦叠翠,林啸水吟,西部稷王山孤峰独标,中部涑水河谷平坦富饶 。它就是裴秀的故乡——史上闻名的闻喜县 。闻喜原名左邑桐乡,今名还与广东密切相关——当年汉武帝巡视至此,接报征南军队破南越,一喜之下将之改名 。
距离闻喜县城25公里的礼元镇裴柏村,现在被改造成了气势恢宏的“中华宰相村”,新建了不少景观 。闻喜裴氏是中国历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号称“天下无二裴” 。其始祖为赢秦始祖秦非子之后,家世绵延近3000年,仅入正史立传者即达600余人 。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 。再小一点的官,如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 。此外,裴氏家族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所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 。
如今走在裴柏村中,仍能看到许多与裴氏家族有关的遗迹,比如建于唐贞观三年(629)的晋公祠,祠为唐代四朝重臣、晋国公裴度所立 。又如《裴光庭神道碑》由名相张九龄撰文,唐玄宗李隆基书写 。
裴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他少年成名,凭借杰出的才能和功劳,位列司空之位,管理地图在其职责之内 。他“上考《禹贡》山海川流,原隰陂泽,古之九州,及今之十六州,郡国县邑,疆界乡陬,及古国盟会旧名,水路经路,为地图十八篇” 。这就是著名的《禹贡地域图》,我国有文献可考的第一部历史沿革地图集,也是裴秀“制图六体”理论系统集大成的作品,不过今已不存 。除此之外,裴秀还绘制了一幅《地形方丈图》,“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大约相当于今天1:150万的地图,此图在中国沿用几百年,可惜之后就湮没无存了 。
“制图六体”:影响中国地图绘制千余年
传说中,中国古地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当时有河伯给大禹献上青石地图,大禹据之治水 。在此之后,荆轲入秦所带的地图,也没有流传下来 。但见于《史记》的这段记载却可以证明,在战国时我国就已经有地图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曾经遍收全国地图入咸阳 。
考古中的实物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发现的7幅战国晚期木板地图,为秦国所属邽县的地形和经济图 。它们和同时出土的纸质地图,分别为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地图和最早的画在纸上的地图,为稀世国宝 。而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三幅绘制于公元前168年的西汉地图则表明,当时的地图已经具有相当的精美和精细程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