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什么会冷遇赵云

刘备很赏识赵云 。刘备第一次见赵云的时候,是在公孙瓒的队伍中,赵云的作战能力和出众的胆识让刘备格外称奇 。赵云在三国演义里名声叫的很响,贵为五虎上将之一,人称常胜将军,也是个智勇双全的名将 。两次救主名扬天下,可谓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 。不过这样的人才,刘备似乎并不珍惜,刘备在世的时候,赵云的官职很低微,既没有关羽统领一方兵马的做派,也没有张飞司隶校尉的显赫 。在刘备称帝的时候,赵云一直担任翊军将军,后来担任中护军,不过没有封侯 。
那么刘备似乎很冷遇赵云,历史上是真的吗?
这话并不是真的,刘备很看重赵云:
网络配图
其一,刘备很赏识赵云 。刘备第一次见赵云的时候,是在公孙瓒的队伍中,赵云的作战能力和出众的胆识让刘备格外称奇 。从此刘备深加接纳 。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 。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 。二人配合得很好 。后来赵云的兄长去世,赵云辞行,刘备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 。赵云向刘备辞别说:“终究不能做有违德操的事 。”
其二,刘备跟随赵云较早 。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 。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二人同床眠卧 。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余部,袁绍并不知道此事 。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后来随他至荆州 。赵云追随刘备,是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这可以说是患难之间见深情 。
其三,刘备很会看人,建安十三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 。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而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 。当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而去便禀报刘备说“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 。刘备闻言,用手戟掷那告状的人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 。” 。果然,赵云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 。
网络配图
【揭秘: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什么会冷遇赵云】其四,赵云有政治眼光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 。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 。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 。”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 。可见赵云不是匹夫之勇 。
其五,赵云有政治头脑,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曹魏之后,东吴孙权自然会臣服 。虽然曹操毙命,但其子曹丕篡盗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 。不该放置曹魏,反而先打东吴 。而且与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 。”但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当然历史证明,赵云是正确的 。
网络配图
因此刘备对于赵云,一直是很赏识的,至于官职的大小,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领导的内心有没有这个人 。赵云在困难的时候,和刘备不离不弃,一直追随刘备 。刘备知道赵云是个谨慎的人,有始有终的人,因此一直把赵云留在自己身边,保护自己的家小 。甚至因为赵云识大体,还一直想把刘禅托付给赵云 。记得三国演义里有这样类似的话,说刘备临死时,曾拉住赵云的手说要早晚看着我的儿 。说这话的时候,肯定会把赵云当成自己兄弟,否则,不会临死托孤 。刘备和诸葛亮托孤,说的都是官场的话,而对赵云完全是一家人的话 。难怪诸葛亮掌握大权的时候,会把赵云和刘禅分开,这也是为自己掌握大权做好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