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诸葛亮究竟哪一点上超越了曹操司马懿?

就历史上的诸葛亮的“才”而言,比曹操、司马懿也强不了多少 。
明代学者胡居仁就曾指出:“诸葛孔明、司马懿智勇相等 。”
但为什么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而不是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哪一点超越了曹操、司马懿?
这要从“根”说起 。
三国蜀汉集团,一直以正统自居 。但这绝不是仅仅由领军人物的“汉室宗亲”身份所决定 。不可或缺的砝码与说服力,还来自整个政治集团里核心成员均具“汉才”特征 。
网络配图
蜀汉集团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比之魏吴,确实更符合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标杆的“汉才”的伸展 。
不管是刘备之用人,还是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以及关羽的万人敌,均丰富了汉才的内核——仁、义、智 。说白了,蜀汉之汉才,可以诠释为:儒家之学统,“仁者无敌”之武功 。
在三国时期,“汉才”的突出特点是“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的一体化 。具体表现为品质和能力的两个方面:倡导既要有坚定不移的忠君报国的政治思想、符合“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品质修养,又要有能应对残酷竞争,应对战争的良好的专业本事 。
诸葛亮的汉才,吸取了先秦两汉以来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刑治”思想,治军偏重于法,理政则偏重于儒,但其核心思想仍为儒家思想 。
从汉才所突出的“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的一体化”角度看,三国统治集团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着明显的差异 。
曹操早年对儒学就不以为然,他“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与儒家倡导的人品修养格格不入,后来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诸多威逼皇上至尊的大逆行为;曹丕则干脆篡汉,直接取代汉江山;司马氏又以阴谋取代曹氏江山:这些在儒家看来,都是不能容许的 。曹氏、司马氏被儒家视为“奸贼”,概因于此 。
孙吴集团对汉室、汉制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乃首鼠两端的有奶就是娘的犬儒,在儒家看来也是不可取的 。
网络配图
汉才在三国时期的对外作战最杰出表现,亦是以“攻心”为代表的诸葛亮降服彝族首领孟获,七擒孟获的传奇,是汉才“仁者无敌”的延伸与升华 。这也是最能体现诸葛亮丰富汉才的战例,彝族首领孟获最终对诸葛亮的汉才感佩不已,那里不仅有“智勇”,更有“大汉仁义” 。
可见,诸葛亮被历史公认的根本原因,是他继承了“汉才”的文化内涵,在这一点上,他的确超越了同一智商水平的曹操、司马懿 。
诸葛亮为何比曹操短寿?诸葛亮活了多少岁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曹操,相信许多老年朋友都耳熟能详 。据书中记载,诸葛亮54岁去世,而曹操却活至66岁而终 。两者的寿命相差了十二岁,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诸葛亮以忠君扶蜀为先,把自身的健康放在一边,既不练功,也不习武 。为了一统天下,诸葛亮常常要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这是既劳精又费神的事 。他还习惯于晚睡早起,一生谨慎小心,军中事无巨细,都要事必躬亲,整天弄得精疲力竭 。这种身心劳累的负担,年轻时还能应付,一旦过了中年,就会显出快速衰老的征象 。
据史书载,诸葛亮的使者到了魏营,司马懿不问军中之事,单问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和工作忙闲情况 。使者告诉他,诸葛公向来喜欢晚睡早起,罚打二十军棍以上的事,都要亲自处理,可早饭却吃得很少 。司马懿听后马上得出结论:“亮将死矣!”
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不久在撤退途中,诸葛亮就忧虑呕血而亡 。以现代眼光猜测,诸葛亮晚年很可能得肺结核和肝硬化之类的病,因肺部疾病大咯血或肝硬化后期门静脉破裂出血以致死亡的可能性很大 。诸葛亮长期以来,劳逸不平衡,营养与精力消耗不平衡,再加上后期政治上处境艰难,军事上进退维谷,因而造成情志上的郁郁寡欢,是他有可能罹患肺脏和肝脏疾病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