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颤抖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该病怎么预防?

河蟹颤抖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该病怎么预防?

河蟹颤抖病又叫河蟹抖抖病、河蟹环爪病、中华绒螯蟹小核糖核酸病毒病等 。当前危害河蟹最严重的一种疾病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河蟹颤抖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以及该病怎么预防? 。
河蟹颤抖病症状及危害

发病初期,病蟹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蜕壳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呈昏迷状态 。随着病情的发展,步足爪尖变枯黄 , 易脱落1螯足下垂无力 , 连续颤抖,口吐泡沫 , 不能爬行,因此 , 被称为颤抖病或抖抖病 。

有时可见病蟹步足收拢,缩于头胸部抱成一团,或撑开爪尖着地;若将步足拉直,松手后又立即缩回,故亦有人称此病为环腿病或弯爪病 。解剖蟹体,可见体内积水 , 肌肉萎缩,鳃丝发黑或呈黄色,三角膜肿胀,胃肠无食 。

此病对河蟹危害极大,发病较快,死亡率也高,从症状出现到濒死仅2-3日 。主要危害体重100克以上的二龄蟹 , 当年一龄蟹发病率较低 。
河蟹颤抖病诊断与预防方法诊断:根据该病典型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作出初步诊断;实验室诊断时,采集病蟹10只,取肝胰腺和血淋巴,用pcr技术检测病原 。
切实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以生态防病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治疗上采取外泼和内服相结合的方法 。
河蟹颤抖病药物治疗措施①外用聚维酮碘溶液,同时内服虾蟹肠鳃康和鑫洋稳C的合剂,连用5~7天;
【河蟹颤抖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该病怎么预防?】②外用鑫醛速洁,同时内服溃疡停和鑫洋稳C的合剂,连用5~7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