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河蟹对水质的要求,如何调整养殖池水质

养殖河蟹对水质的要求,如何调整养殖池水质

目前有些地区养殖河蟹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但是你知道吗?河蟹对水质的要求还是较高的,达不到要求,很难养好河蟹 。下面我们谈谈养殖河蟹对水质的要求,供养殖河蟹的朋友们参考 。
一、养殖河蟹对水质的要求
河蟹喜欢在水质清新,水草茂盛、溶氧充足、底栖生物丰富的水体中生活,池水的水温、溶解氧、ph值、硫化氢、氨氮以及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均与河蟹的栖息和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要获得较高的养殖效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使水质适合河蟹的生长需要,对不适宜的水质进行改良和调节 。

河蟹对水质的具体要求是:溶解氧每升池水含5毫克以上,氨态氮每升池水0.1毫克以内 , ph值7.5-8.5 , 透明度60厘米以上 。
二、如何调整河蟹养殖池的水质
根据河蟹对水质的要求,可采取以下综合调节方法调节水质 , 以达到养殖要求 。
(1)彻底清塘冬春季清塘时,不光要用药物彻底消毒,而且要清除过多淤泥,因淤泥中存在过多的有机质 , 在溶解氧缺乏时 , 引起水质、底质恶化,产生硫化氢、氨、沼气等有害物质危害河蟹 , 因此在放养前一定要消除过多淤泥(只可留淤泥3-5厘米,用于栽培水草) 。

(2)栽培水草除为河蟹长期提供青绿植物性饲料外,水草还可以通过吸收水体中营养盐而净化水质 , 并且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承中溶氧量,在高温季节还能降低局部水温 。栽培水草的方法,一般是将伊乐藻切茎分段进行栽插,行间距3米×4米 。

(3)放养滤食性鱼类鲢鱼、鳙鱼等鱼类可滤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进而降低池水浓度,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 。
(4)注换新水注换新水对保持良好水质、补充溶氧起到较大作用,根据天气、温度、水位、水质状况灵活掌握 。春季一般每半月注换新水一次 , 每次注换1/5-1/4 。夏季温度较高 , 每周注换新水一次,每次加深10厘米左右 。此外,当池水透明度低于50厘米时,应勤换水 。河蟹摄食明显下降 , 白天都离水乱爬或匍匐于水草表面,表明水质变坏,应立即注入新水或换水 。
在连续阴雨闷热天气,有机物大量分解的情况下,要勤换水,或久旱不雨,水质老化时,也要勤换水 。换水的原则是先排后灌或边排边灌 。
(5)泼洒生石灰在池塘养蟹中,生石灰有调节ph值、提高水体透明度等功能,还有补充河蟹生长发育需要的钙以及防病作用 。一般每月施用一次,每亩每米水深用10-15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浇 。
(6)施用微生物制剂【养殖河蟹对水质的要求,如何调整养殖池水质】光合细菌(psb)、em原露等微生物制剂,可转化吸收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进而降低水体肥度 , 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 。每次每亩每米水深使用光合细菌溶液或em原露1-1.5千克,用水稀释全池泼洒,不可与生石灰、消毒剂同时使用,以免降低效果,如需使用,应间隔一星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