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人才选拔制度是怎么样的?有哪些限制和规则?( 二 )


对这类人而言,与其说是考试,不如说是搞内定 。当然,这类人,参不参加考试,结果都一样是前程似锦 。
就是因为部分“进士”文章缺乏思想性,以及当时科举考试作弊多 。所以,唐代的“小选”一直存在 。道理是,晋升一些不入流、有工作经验的小官,比起用弄虚作假、人品有问题的进士可靠实用得多 。
三、“东选”制度
(1)建国之初,急需人才
唐代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各方面都需要人才 。李渊第二年就“因隋旧制,以十一月起选” 。尽管他要求吏部每一年都进行科举考试 。但依然对选拔人才的进度感到不满意 。
《唐会要》:武德七年 。高祖谓吏部侍郎张锐曰:今年选人之内,岂无才用者 。卿可简试,将来欲縻之好爵 。
624年,李渊对吏部侍郎张锐说:今年参选的人中,难道就没有几个可以任用的人才?你们别对我说什么人才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道理 。现在百废待兴,急需用人 。
你就不能把试卷题目出简单一点,不要考一些刁钻古怪的偏题,选人条件也可以搞简化一些,放宽松一点 。
将来再用你们的标准,严格选拔出上好的人才,还着重给你们选出的优秀人才加官进爵 。
(2)每年设科取士
因为每年进行人才选拔,时间实在是太仓促,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第二年(628年) 。就依据吏部侍郎刘林甫建议,进行“四时听选”(四年一次) 。
其实各时期都有很大的变动 。唐代290年历史,科举考试进行了260多次 。除特殊情况停选之外,基本是每年都设科取士 。
唐代初期,铨选官员的地点在都城长安 。可唐朝地域辽阔,交通不发达,参加考试的人都聚集在京城,各方面成本太高 。
《新唐书·选举志》:太宗时,以岁旱谷贵,东人选者集于洛州,谓之“东选” 。
《唐会要》:贞观元年,京师米贵,始分人于洛州置选 。

唐代科举人才选拔制度是怎么样的?有哪些限制和规则?

文章插图
627年,李世民在位第一年,恰逢天下大旱,谷米价格昂贵,为了防止全国各地两千多考生涌入都城,给粮价带来更大的不利影响,就增设考场 。命令潼关以东的人,到洛阳参加铨选考试,称之为“东选” 。
《唐会要》:永徽元年,始置两都举,礼部侍郎官号,皆以两都为名,每岁两地别放及第 。
650年,正式设置洛阳与长安两个考场 。由礼部侍郎官负责进行考试,两都每年选拔及第人员名单,分别在考场当地放榜公示天下 。
由此处“两地别放及第”可以看出,洛阳、长安两都进行考试的时间与卷面都不同 。
与后面的“南选”相对而言,洛阳、长安两都的“东选”,也称“北选” 。
四、“南选”制度
为了节约人才选拔的时间与经济成本,李渊时期,就开始在边远地区的南方设立特殊的考试 。
(1)朝廷出面选拔南方官员
《新唐书·选举志》:高宗上元二年,以岭南五管、黔中都督府得即任土人,而官或非其才,乃遣郎官、御史为选补使,谓之“南选” 。
675年,唐高宗李治认为,南方选任土人为官,存在许多失误与不合理的地方 。就正式委派郎官、御史为选补使,去桂、广、交、黔等地选取适当的人才,称为“南选” 。
唐高宗时期的“南选”考场在桂林(其岭南选补使,仍移桂州安置) 。
(2)南方读书风气日盛
由于魏晋南北朝北方战争频繁,南方人口渐渐超过北方,加之隋唐时期正直有才而得罪权贵之人,大多被贬到南方,所以南方读书风气日益浓郁 。
唐玄宗李基隆也得知“岭南州县,近来颇习文儒” 。
754年,李基隆下发文件:如有情愿赴京者,亦听 。其前资官并常选人等,有词理兼通,才堪理务者,亦任北选,及授北官(《唐会要》) 。
唐玄宗李基隆的文件主要内容有三点:
①对于岭南五府管辖范围之内,在任县令应该物色善于写文章的“白身”,参加每一年的“乡贡”(乡里贡生考试) 。
②代表朝廷去南方的“选补使”,也应该批准通过乡考的人参加“南选”考试,及第合格者,奏报朝廷备案 。
③南方有才华者,愿意到北方为官者,可以参加“北选”考试,及第合格者可以在北方为官 。
可以参加“北选”考试的“茂才异等,智谋经武”的南方人,除了在“南选”考试中出类拔萃的贡生,还包括“前资官”(六品以下离职之人)和“常选人”(有资格为官,而一直没有安排合适职位的人) 。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朝廷人才选拔的主流思想是:南方人治南,北方人治北 。只有朝廷有需要,或有特别优秀的人才,才可以南北流动调任 。例如:贺知章、张九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