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画确立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制度是什么样的 后世为什么摒弃( 二 )


魏惠王认为庞涓是个人才 , 所以庞涓便得到了重用 。即使庞涓只是刚刚毕业的学生 , 那也没有关系 。只要庞涓有才能 , 在战场上历练个几年 , 一定可以成为中流砥柱 。这就是战国时期的人才文化 。

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画确立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制度是什么样的 后世为什么摒弃

文章插图
03卫鞅刚到秦国 , 就被秦孝公任命为大良造 。
【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画确立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制度是什么样的 后世为什么摒弃】商鞅变法的故事 , 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详 , 通过商鞅的努力 , 秦国变法大成 , 成为了西方大国 , 为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
不过大家知道吗?商鞅可不是秦国人 , 他是正儿八经的卫国人 , 所以他真正的名字应该叫卫鞅或者公孙鞅 。而当时的卫国 , 是魏国的附属国 。所以说商鞅一直在魏国效力 。
可是魏惠王并不重视商鞅这个人 , 以至于商鞅最终离开了魏国 , 前往了秦国 。可是问题来了 , 一个在魏国干过活的人 , 到了秦国以后 , 是怎么就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呢?
这是一个谜团 , 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 商鞅根秦孝公有过不止一次的交谈 , 从而说服了秦孝公支持变法 。
公叔既死 , 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 , 将修缪公之业 , 东复侵地 , 乃遂西入秦 , 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孝公既见卫鞅 , 语事良久 , 孝公时时睡 , 弗听 。后五日 , 复求见鞅 。鞅复见孝公 , 益愈 , 然而未中旨 。罢而孝公复让景监 , 景监亦让鞅 。鞅复见孝公 , 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罢而去 。卫鞅复见孝公 。公与语 , 不自知厀之前于席也 。语数日不厌 。---《史记》
在此之前商鞅对秦国是寸功为立 , 在魏国也没有什么名气 , 因为商鞅在魏国也没有建功立业 。所以我们很难想象 , 光靠商鞅的几句话 , 秦孝公就敢把整个国家都托付给他 。
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魄力 , 有志不在年高 , 只要有能力 , 只要是个人才 , 那一定可以得到重用 。
在秦孝公的安排下 , 商鞅与秦国贵族们展开了一场变法与否的争辩 , 最终商鞅引经据典 , 击败贵族 , 打赢了这一仗 。
而这以后 , 为了方便商鞅变法的实施 , 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大良造 , 总领秦国上下所有政务军务 , 俨然成为了秦国的最高领导人 , 这就是他们的魄力 。
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画确立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制度是什么样的 后世为什么摒弃

文章插图
04李斯从一文不名到成为秦帝国的核心 。
很多熟悉李斯的人 , 都知道李斯之所以能够成为秦国的首任丞相 , 主要就是因为他一步一个脚印 , 慢慢爬上来的 。
其实任何人成为大人物 , 都是需要机缘巧合的 , 而那个年代 , 这种机缘巧合显得更加容易罢了 。李斯刚到咸阳的时候 , 确实穷的叮当响 。
他甚至放弃过咸阳的日子 , 打算回老家去过小日子算了 。可是正如现在在北上广煎熬的漂们 , 李斯为了未来的一个梦 , 咬牙坚持了下去 。
最终有这么一个机会 , 让吕不韦认识到了李斯 。李斯通过自己的言谈征服了吕不韦 , 从而成为了吕不韦的下属 。
诸侯名士可以下财者 , 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 离其君臣之计 , 秦王乃使良将随其后 。---《史记》
可是这不是李斯的最终目的 , 他的野心很大 。通过吕不韦 , 李斯认识到了当时的秦始皇 。在李斯离间六国的言论中 , 秦始皇看到了一统天下的希望 。
所以即使当时李斯的官职并不高 , 可是他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 , 这就已经足够了 。等到秦始皇亲政以后 , 李斯立刻像窜天猴一样 , 一跃而起 , 成为了秦始皇最核心的重臣 。
以至于后来 , 李斯更是成为了秦帝国的第一任丞相 。甚至成为了主宰秦帝国未来的那个人 , 要不是他 , 秦帝国或许还真的不会落在胡亥和赵高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