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散的功效与作用点 麻黄散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散的功效与作用点 麻黄散的功效与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养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养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药的方剂可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叫做麻黄散的方剂 。
【处方】麻黄(去节.一钱) 白术(一钱) 防风(去芦.一钱) 川芎(一钱) 甘草(炙.一钱) 汉防己(一钱) 当归(去芦.一钱) 人参(去芦.一钱) 羌活(去芦.一钱半) 远志(去心.一钱半) 川升麻(八分) 桂心(半钱) 茯神(去木.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心脏中风,虚寒颤,心惊掣悸,语声混浊,口歪冒昧,好笑,并宜服之 。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入竹沥半盏,再煎一二沸 。不拘时服 。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麻黄(去节.七钱) 附子(炮.去皮脐.七钱) 天麻(七钱) 防风(去芦.七钱) 细辛(去苗.七钱) 杏仁(炮.去皮尖.七钱) 菖蒲(七钱) 白蒺藜(七钱) 桑白皮(七钱) 白花蛇肉(酒浸.七钱) 荆芥(七钱) 麝香(另碾.二钱半)
【功能主治】治肺脏中风 , 心胸气促,项背强硬,皮肤不仁,并宜服之 。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同和匀,每服二钱,薄荷酒调下 , 不拘时服 。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诃子皮(去核)、款冬花(去芦.枝.梗)、甘草,各五两;麻黄(去根.节)一十两,肉桂(去皮.不见火)六两,杏仁(去皮、尖,麸炒)三两 。
【炮制】上为细末 。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久、近肺气咳嗽,喘急上冲,坐卧不安 , 痰涎壅塞 , 咳唾稠粘 , 脚手冷痹 , 心胁疼胀 。兼治伤风咳喘 , 膈上不快 。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好茶一钱,同煎八分 , 食后,夜卧,通口服 。
【注意】忌鱼、酒、猪肉、腥臊物 。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麻黄(去根、节)300克 款冬花(去芦、枝、梗)诃子皮(去核)甘草(爁)各150克 肉桂180克(去皮,不见火)杏仁(去皮、尖,麸炒)90克
【制法】上为细末 。
【功能主治】治咳嗽喘急,痰涎壅塞,坐卧不安 , 心胁疼胀;兼治伤风咳嗽,膈上不快 。
【用法用量】每服6克 , 用水150毫升,入好茶3克 , 同煎至120毫升,食后及夜卧时服 。如半夜不能煎,可用药末入茶和匀,开水送下 。
【注意】服药期间,忌鱼、酒、炙熄、猪肉、腥臊之物 。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麻黄(蜜酒炒)蝉蜕(焙)升麻(酒炒)牛蒡子(炒)
【制法】上为末 。
【功能主治】治疹出不速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别名】防风独活汤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独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芎?3分,当归2两(锉 , 微炒),羚羊角屑半两,酸枣仁1两 , 川升麻半两,秦艽半两(去苗),杏仁3分(汤浸 , 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妊娠中风,身如角弓反张 , 口噤语涩 。
【用法用量】防风独活汤(《普济方》卷三三九) 。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当归1两(锉,微炒),川升麻1两,知母1两,赤芍药1两 , 天门冬1两(去心),桂心1两,赤茯苓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石膏2两,白术1两,干姜1两(炮裂,锉) 。
【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伤寒7日大下后,脉沉迟,手足厥逆,喉咽不利 , 胸膈烦躁;唾脓血 , 泄利不止 。
【用法用量】每服5钱 , 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当归半两(锉碎,微炒),槟榔半两,黄芩3分,独活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 , 锉),川升麻3分,犀角屑3分,赤茯苓等3分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脚气缓弱,顽痹少力 , 语涩心烦 。
【用法用量】每服4钱 , 以水1中盏,加生差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乌蛇2两(酒浸,炙令黄,去皮骨) , 白术3分 , 茵芋3分,防风3分(去芦头),蛜(虫祁)1分(微炒,去足) , 桂心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3分(锉 , 微炒) 。
【制法】上为细散 。
【功能主治】风血痹,肌肤不仁,四肢缓弱 。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豆淋酒调下,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麻黄3两(去根节),芎?1两,莽草1两(微炒),当归1两(锉 , 微炒),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 , 五加皮1两,白术1两,杏仁1两(汤浸 , 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
【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风湿痹,面如针刺,身体不仁,汗出短气,不能饮食 。
【用法用量】每服4钱 , 以水1中盏 , 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十九
【别名】海桐皮汤
【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天门冬3两(去心,焙),汉防己1两,海桐皮1两(锉),丹参1两 , 桂心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 甘草2两(炙微赤,锉) 。

【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风湿痹,肌肤不仁 。
【用法用量】海桐皮汤(《圣济总录》卷二十) 。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甘草1两(炙微赤 , 锉),葛根1两(锉),柴胡半两(去苗),黄芩1两,石膏2两,麦门冬1两(去心)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妊娠5月或7-8月,卒患时气,烦热口干,心躁头痛,四肢烦疼 , 不得安卧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 , 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芍药1两,石膏2两 , 柴胡1两(去苗)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妊娠5月6月 , 伤寒头疼,壮热,四肢烦疼 。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 , 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 , 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天麻3分,白花蛇肉3分(酥拌,炒微黄),防风3分(去芦头),细辛3分,芎?3分,菖蒲3分,荆芥3分,桑根白皮3分(锉),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 , 杏仁3分(汤浸 , 去皮尖双仁 , 麸炒微黄),牛黄1分(研细),麝香1分(研细) 。
【制法】上为细散 。
【功能主治】肺脏中风 。心胸气促,项背强硬,皮肤不仁 。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薄荷汤调下,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羚羊角屑1两 , 羌活1两,桂心半两,防风3分(去芦头),细辛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 , 去瓤),川升麻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
【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咽喉胸膈痰壅不利 。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薄荷3-7叶,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 , 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黄芩1两,赤芍药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芎?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独活1两,赤茯苓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 , 麸炒微黄),羚羊角屑3分 。
【麻黄散的功效与作用点 麻黄散的功效与作用】【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身体缓急,口眼不正,舌强不能语 。奄奄惚惚,神情闷乱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 , 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石膏3两(研),白术2两,附子2两(炮裂 , 去皮脐),汉防己2两,桑根白皮2两(锉)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风水 。遍身肿满 , 骨节酸痛,恶风脚弱 , 皮肤不仁 。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大枣2枚、生姜半分,煎至5分 , 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桑根白皮1两(锉),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五味子3分,白前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 , 锉),木通3分(锉),川大黄1两半(锉碎 , 微炒),黄耆1两(锉) , 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久咳嗽,肺壅上气,坐卧不安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 , 煎至6分,去滓温服 , 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麻黄3两,甘草3两 , 杏仁3两 。
【制法】上为末 。
【功能主治】面皯疱 。
【用法用量】以酒调下1钱,每日3次 。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一
【处方】麻黄1两(去根,锉),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 , 当归3分,川升麻3分 , 槟榔1两,犀角屑3分,赤茯苓1两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风毒脚气,顽痹无力,言语謇涩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 , 加生姜半分 , 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防风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 芎?1两,桂心1两 , 黄芩1两,赤芍药1两,人参1两(去芦头),秦艽1两(去苗),茵芋1两 , 甘草1两(炙微赤,锉) 。
【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风痹,四肢懈惰,不能自举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十九
【别名】射干汤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 , 紫菀1两(洗去苗土),射干1两 , 款冬花1两,细辛3分,五味子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 , 去滑)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风热客搏于肺脾经 , 血脉壅遏,喉间肿痛,语声不出 。
【用法用量】射干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甘草1两(贪微赤,锉),桂心1两 , 马兜铃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辛1两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卒上气喘急,气奔欲绝 。
【用法用量】每服5钱 , 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 , 煎至5分,去滓温服 , 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知母1两 , 石膏2两,黄芩1两 , 桔梗1两(去芦头)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头痛壮热,肢节烦疼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 , 加葱白5寸,生姜半分,大枣3枚 , 煎至6分,去滓温服 , 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川升麻1分 , 葛根1分(锉),前胡半两(去芦头),猪苓半两(去黑皮),知母1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 , 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 , 锉),贝母3分(煨令微黄)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伤寒咳嗽 , 胸膈壅闷,心神烦躁 。
【用法用量】每服4钱 , 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 , 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十二
【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石膏2两,芎?1两,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1两(锉,微炒) , 甘草1两(炙微赤,锉) , 赤芍药1两,桂心1两,牛膝1两(去苗),防风1两(去芦头),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羚羊角屑1两 。
【制法】上为末 。
【功能主治】肝脏风 , 心神烦,四肢拘急,筋脉抽掣疼痛 。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 , 加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葛根3分(锉),柴胡1两(去苗),知母3分,赤芍药1两,栀子仁3分 , 石膏1两半,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 生干地黄1两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伤寒4日吐后,或壮热头痛,身体酸疼,口苦心烦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 , 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桂心半两 , 甘草半两(炙微赤 , 锉),细辛半两 , 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时气3日,表不解,热毒相搏 , 或呕或嗽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 , 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 衣覆取汗 。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麻黄1两半(去根节),防风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 , 秦艽1两(去苗),葳蕤1两,葛根1两半 , 独活1两半,汉防己3分,芎?3分,白鲜皮3分,牡丹3分,石膏1两 , 桑寄生1两,甘草3分(多微赤,锉),黄芩1两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伤寒阴阳痉病,头痛壮热,百节酸疼 , 吐逆闷绝,口噤,腰背反张 , 手足强直,肉热脉数 。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 , 煎至7分,去滓,加淡竹沥1合,更煎2-3沸 , 分温2服,每日3-4次 。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麻黄(去根节),葛根(锉),知母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栀子仁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石膏1两 。
【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伤寒壮热,烦渴头痛 。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 , 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防风1两(去芦头) , 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半两,川乌头半两(炮裂 , 去皮脐) 。
【制法】上为细散 。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2-3日不得汗,烦躁 。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衣覆取汗 。如人行10里未有汗 , 再服 。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麻黄(去根节)半两,木通(锉)半两,紫苏茎叶半两,赤茯苓半两,生干地黄半两,枳实(麸炒微黄)半两 , 天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 , 锉) 。
【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伤寒烦热喘促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麻黄1两1分(去根节),羌活1两(去芦头) , 黄芩3分(去皮),细辛(真华阴者,去叶)半两,黄耆半两(蜜炙) 。
【制法】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发汗 。主历节 。
【用法用量】每服5钱 , 以水2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 。持续3-4服 。有汗慎风 。
【摘录】《本事》卷三
【别名】秦艽汤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石膏1两,赤茯苓3分 , 独活3分 , 山茱萸3分,秦艽3分(去苗),细辛3分,芎?3分,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 , 白术3分,人参3分(去芦头),汉防己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 , 杏仁3分(汤浸 , 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 , 锉)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脾脏中风 。语音沉浊,舌强不能转 , 身重拘急 , 四肢不举 。
【用法用量】秦艽汤(《圣济总录》卷五) 。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 , 紫苏茎叶1两 ,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甜葶苈1两(隔纸烧令紫色)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久上气喘急 , 坐卧不得 。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麻黄5两(去根节),桂心2两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风痹 。营卫不行 , 四肢疼痛 。
【用法用量】以酒2升 , 慢火煎如饧 。每服1茶匙 , 以热酒调下 , 不拘时候 , 频服以汗出为度 。
【摘录】方出《圣惠》卷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五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 , 桂心1分 , 甘草1分(炙微赤 , 锉) , 知母半两 , 紫苏子半两(微炒) 。
【制法】上为细散 。
【功能主治】伤寒风冷入肺,咳嗽不止 。
【用法用量】每服1钱,如茶煎5-7沸,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十二
【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桔梗1两(去芦头),天门冬1两(去心),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五味子1两,紫苏茎叶1两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四肢烦疼,痰唾不止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十四
【别名】葱豉汤、麻黄汤
【处方】麻黄半两(去根节),干姜(炮裂,锉)、葱白3茎,豉1合 。
【制法】上锉细 。
【功能主治】伤寒1-2日,头项及腰脊拘急疼痛,浑身烦热,恶寒无汗,脉紧 。
【用法用量】葱豉汤、麻黄汤(《普济方》卷一三一) 。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半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茵陈1两,细辛半两,柴胡半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栝楼根1两 。
【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热病4日,毒气内攻,身体疼痛,壮热头重,烦渴不止 。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麻黄2两,甘草2两半 , 人参2两半 , 知母(去心)2两半,陈皮1分,桔梗半两 , 阿胶(炒)半两,百部半两 。
【制法】上为末 。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 。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1钱,以水半盏,煎至3分服 。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芎?1两,赤芍药3分,白术3分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伤寒1日,头痛,身体百节酸疼,恶寒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如人行5-6里再服,厚覆取汗 。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五味子3分,桂心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3分(去芦头),干姜半两(炮裂,锉),陈橘皮3分(汤浸 , 去白瓤,焙) , 杏仁1两(汤浸 , 去皮尖双仁 , 麸炒微黄)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肺脏伤风冷,语声嘶不出,喘促痰逆 。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 , 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赤茯苓1两,桂心1两,桔梗1两半(去芦头),杏仁49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肺气喘急,腹胁疼痛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 , 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葛根1两(锉) , 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伤寒3日不解,头痛 , 肌肉热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 , 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衣盖汗出愈 。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3分(炙微赤 , 锉),赤芍药3分,桂心半两,杏仁半两(汤浸 , 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石膏1两半(符碎) 。
【制法】上锉细,拌令匀 , 分为3服 。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百节酸疼,气壅烦喘 。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大盏半,煎至1盏 , 去滓 , 分2次温服 。不拘时候 , 如人行5-7里再服 。以汗出为度 。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大麻仁1两,前胡3分(去芦头),桑根白皮1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紫苏子3分 ,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
【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热病咳嗽不止,心胸烦闷,上气喘促 。
【用法用量】每服5钱 , 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 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麻黄10两(去根节),款冬花(去芦枝梗)5两,诃子皮(去核)5两 , 甘草(爁)5两,桂6两(去皮,不见火),杏仁3两(去皮尖,麸炒) 。
【制法】上为细末 。
【功能主治】久近肺气咳嗽,喘急上冲,坐卧不安,痰涎壅塞,咳唾稠粘,脚手冷痹 , 心胁疼胀 。兼伤风咳嗽,膈上不快 。
【用法用量】每服2钱 , 以水1盏,加好茶1钱,同煎8分 , 食后夜卧通口服 。如半夜不能煎,但以药末入茶和匀 , 沸汤点,或干咽亦得 。
【注意】忌鱼、酒、炙煿、猪肉、腥臊物 。
【摘录】《局方》卷四(宝庆新增方)
【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葛根2两 , 桂心1两,豉2合,赤芍药1两,石膏2两(捣碎) 。
【制法】上锉细,和匀 。
【功能主治】伤寒3日不得汗,烦热闷乱 。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 , 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服后便吃葱粥,衣覆取汗,如未汗出,即再煎服之 。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 ,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 , 前胡(去芦头)1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白术半两,枳壳(麸炒微黄 , 去瓤)半两,贝母(煨微黄)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妊娠外伤风冷,痰逆咳嗽,不思饮食 。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5寸,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麻黄半两(去根节),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木通半两(锉),射干1分,皂荚子2枚(煨熟),桂心半两 。
【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咳嗽气息 。
【用法用量】每服1钱 , 以水1小盏,煎至5分 , 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人参、茯苓、黄耆(蜜炙)、龙骨、牡蛎(煅)、麻黄根各等分 。
【制法】上为末 。
【功能主治】小儿盗汗日久,口干烦渴,消瘦少力 。
【用法用量】每服1钱 , 以水半盏,加生姜、大枣,煎至3分服 。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川大黄1两(锉碎 , 微炒),葛根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 , 锉),桂心1两,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1两 。
【制法】上为散 。
【功能主治】热病2日,头痛壮热 , 肢节不利 。
【用法用量】每服5钱 , 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衣盖取汗 。
【摘录】《圣惠》卷十七
【别名】麻黄汤
【处方】麻黄3分 , 防风3分,芎?半两,防己半两 , 附子(炮)半两,人参半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甘草(炙)半两 , 桂心半两,石膏3两 , 杏仁20粒 , 羚羊角屑1两 。
【制法】上为末 。
【功能主治】风痱 。
【用法用量】麻黄汤(《圣济总录》卷九) 。
【注意】忌生冷、酢滑、猪牛马驴肉、蒜、麦、酒 。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知母1两 , 赤芍药1两半,葛根1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药半两,栀子仁半两,细辛半两,柴胡半两(去苗),石膏2两 。
【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热病3日,头疼壮热 。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 , 不拘时候 。衣盖取汗 。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麻黄半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 , 石膏1两 , 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芍药半两 。
【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体热,头痛心烦 。
【用法用量】每服1钱 , 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 不拘时候 。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麻黄1钱,赤芍药半钱,柴胡半钱 , 甘草3分半 。
【制法】上锉作2服 。
【功能主治】妊娠6-7月 , 感时气烦热,口干烦躁,头痛 。
【用法用量】以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8分,温服 。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
【处方】麻黄1分(去根节),甘草1分(炙微赤,锉) , 羌活3两,柴胡3分(去苗),川大黄1两(锉碎 , 微炒),川升麻1两,子芩1两,葛根半两(锉) ,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 , 去瓤),蛇蜕皮5寸(炙令黄色),石膏1两半(细研) , 钩藤1分,蚱蝉2-7枚(微炒黄),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
【制法】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小儿百日内发痫 , 连发不醒,及胎中带风,体冷面青,身体反张 。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麻黄散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又是纯中药制剂,无副作用 , 但如果没有需要还是不建议滥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