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翻译 岂独伶人也哉翻译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翻译 岂独伶人也哉翻译

翻译:难道仅仅是伶人的事吗?
“岂独伶人也哉”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创作《五代史伶官传序》,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 , 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 , 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 , 防微杜渐 , 力戒骄侈纵欲 。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与其所以失之者 , 可以知之矣 。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 ,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 ,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 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 , 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

《五代史伶官传序》翻译?。」业男耸⒂胨グ艿牡览? ,虽说是天意,难道不是人为的缘故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
世人传言晋王李克用临死时,曾把三支箭交给庄宗,并对他说:“梁是我的仇人,燕王是我扶持的,契丹与我结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归附于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心愿 。”
庄宗收下箭藏在宗庙里,此后打仗时,就派官员以少牢之礼祭祀于宗庙,恭敬地取出箭,放入锦锻织的袋子里,背着它冲杀在前,等打了胜仗,又把箭放回宗庙 。
当庄宗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放着梁王君臣的头颅,进宗庙,把箭交还先王,禀告报仇成功的消息的时候,他意气之盛,可以说是豪壮啊!等仇敌已灭,天下平定 , 一个人在夜间呼喊 , 叛乱的人四方响应,庄宗慌张东逃,还没等见到敌人,官兵们就离散了,只剩下君臣互相瞧着,不知投奔哪里是好 。
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 , 眼泪沾湿了衣裳,这又是多么衰败啊!难道真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人为的缘故呢?
《尚书》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好处 。”忧患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丧失性命,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
所以当庄宗气势旺盛时,天下所有豪杰无人能同他对抗,等到衰败时,几十个伶人就可使他命丧国亡,为天下人所耻笑 。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仅仅是伶人的事吗?于是作《伶官传》 。

《五代史伶官传序》注释1、伶(líng)官:宫廷中的乐官和授有官职的演戏艺人 。
2、原:推究,考查 。庄宗:即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克用长子,继父为晋王,又于后梁龙德三年(923)称帝 , 国号唐 。同年灭后梁 。同光四年(926),在兵变中被杀,在位仅三年 。
3、晋王:西域突厥族沙陀部酋长李克用 。因受唐王朝之召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后封晋王 。
4、矢:箭 。梁:后梁太祖朱温,原是黄巢部将 , 叛变归唐,后封为梁王 。
5、燕王:指卢龙节度使刘仁恭 。其子刘守光,后被朱温封为燕王 。此处称刘仁恭为燕王 , 是笼统说法
6、契丹:宋时北方的一个部族 。
7、与:赐给 。其:语气副词,表示命令或祈求 。乃:你的 。
8、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 。此处专指李克用的祠,同下文的“太庙” 。
9、从事:原指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幕僚随从 。少牢:用一猪一羊祭祀 。
10、纳之:把箭放好 。
11、系:捆绑 。组:绳索 。
12、函:木匣 。此处用作动词 , 盛以木匣 。
13、先王:指晋王李克用 。
14、仇雠(chóu):仇敌 。

15、一夫:指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发动贝州兵变的军士皇甫晖 。
16、誓天断发:截发置地 , 向天发誓 。
17、岂:难道 。欤(yú):表疑问的语气助词 。
18、抑: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或者”、“还是” 。本:考究 。迹:事迹,道理 。
19、《书》:《尚书》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翻译 岂独伶人也哉翻译】20、逸(yì)豫:安逸舒适 。
21、举:全、所有 。
22、忽微:形容细小之事 。忽是寸的十万分之一 , 微是寸的百万分之一 。
23、溺:溺爱,对人或事物爱好过分 。
24、也哉:语气词连用,表示反诘语气 。
《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 居安思危 , 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 , 决定于人事 。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 。
具体写法上,采用先扬后抑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 , 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
全文紧扣“盛衰”二字 , 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笔带感慨,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成为历来传诵的佳作 。
《五代史伶官传序》创作背景欧阳修进入政界后,正是北宋王朝开始由盛到衰的时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 , 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越来越严重,社会危机越来越令人不安 。
到了仁宗庆历初年 , 以王伦、李海等为首的人民暴动接踵而起,西夏又侵扰西北边境,屡败宋军 。欧阳修、范仲淹等人针对当时的敝政,力图实行政治改革 , 以挽救北宋王朝的危机却接二连三地遭到当权派的打击 。
在这种情况下,欧阳修忧心忡忡 , 很担心五代惨痛历史即将重演 。而宋太祖时薛居正奉命主修的 《旧五代史》 又 “繁猥失实”,无助于劝善惩恶 。于是自己动手,撰成了七十四卷的 《新五代史》 。
《五代史伶官传序》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 , 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 。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宋神宗朝 , 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谥文忠 。
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 。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有《欧阳文忠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