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海海战为什么是战争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航母大战( 二 )


从以上可以看出,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缺乏明晰的战略,大的层面上说,对执行“北进”还是“南进”战略举棋不定,中的层面上说,选择作战的方向上模糊不清,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处于鼎盛阶段,但却没有主要的战略方向,在此之前,已经分兵用于印度洋作战的情况下,又采取两个方向齐头并进的策略,导致兵力过于分散,小得层面上说;作战方案的具体执行上因为兵种之间的内部矛盾显得混乱不堪 。
战略要地莫尔兹比港和图拉吉就此进入人们的视线,如果将新几内亚岛形容成澳大利亚的大门,那莫尔兹比港无疑就是大门的门闩,此前,日军已经占领了新不列颠岛良港拉包尔,军令部“有限南进计划”正是为了巩固和扩大以拉包尔为中心的防御体系,确保澳洲北部和新几内亚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莫尔兹比港作为澳大利亚北部的战略要冲,占领此地退可保拉包尔安全,进可袭击澳大利亚的北部机场,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
珊瑚海海战日美态势图
“美澳遮断战略”虽然被称为有限南进计划,但被细分为几个阶段
一、攻占新几内亚岛东部战略要地莱城和萨拉莫阿,简称SR作战,1942年3月8日,这一任务已由海军第四舰队与陆军南海支队联合完成 。
二、攻占新几内亚战略要地莫尔兹比港和所罗门群岛首府图拉吉,简称MO作战 。
三、攻占吉尔伯特群岛所属大洋岛和瑙鲁岛,简称RY作战 。事实上盟军在上述两地并未设防,日军只要愿意派兵进驻即可 。
四、以上述基地为跳板,最终占领斐济、萨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完全隔断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联系,简称FS作战 。
顺便提一句,中途岛作战和阿留申作战的作战代号也是英文字母,分别是MI和AL 。
日本海军一时间推出了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字母作战,帝国海军似乎是想通过这些高冷的字母攻势与土鳖陆军区别开来 。
先期作战的重点自然是MO作战,负责MO作战的是井上成美中将的南洋部队,包括海军第四舰队和陆军南海支队,但是与陆军第四师团相同,第四舰队在在日本海军中同样名声欠佳,别说南云忠一第一航空舰队、高须四郎第一舰队、近藤信竹第二舰队,就是与高桥伊望的第三舰队、细萱戊子郎的第五舰队相比也寒碜无比 。开战之初,第四舰队威克岛的第一次进攻铩羽而归,丢尽了面子 。
要完成任务艰巨的MO作战,仅凭第四舰队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深感无奈的井上成美强烈要求增派第二航空战队“苍龙”号、“飞龙”号航母归他指挥,山本考虑到中途岛大战在即,不想动用第二航空队的精锐力量,改派第五航空队的“翔鹤”号和“瑞鹤”号,增援MO作战,第五航空队实战经验欠缺,此举明显是有练兵的嫌疑,这也说明了当时日军的狂妄,认为即使经验相对欠缺的第五航空战队,也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图拉吉和莫尔兹比港,殊不知“翔鹤”号和“瑞鹤”号竟然在珊瑚海栽了跟斗,从而缺席了之后的中途岛海战,真是一招棋错,满盘皆输 。
翔鹤号航空母舰
日本人做事有个很奇怪的特点,他们善于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起草作战计划的参谋们总是一味追求复杂高深,实际上,这导致看似优势兵力的日军兵力分散,容易被分别击破,此外,复杂的方案造成作战 行动的僵化,一旦战场形势有变指挥官往往手足无措,这种现象在珊瑚海开始初露端倪,到中途岛到达顶峰 。
具体体现在MO作战方案上:参加MO作战的竟然多达六支部队,此处不再一一阐述,总体而言,参战部队合计各型战机281架——舰载机和岸基飞机大致各半,水面舰艇65艘,包括大型航空母舰2艘,轻型航空母舰1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14艘、潜艇6艘以及布雷舰、炮艇等辅助舰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