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青楼院里的头牌姑娘都有哪些"特殊技能"

八大胡同真正形成规模、日益走向繁茂鼎盛,应该是从清咸丰中期开始,到光绪年间完成的 。
这期间,青楼的规模与规矩都已经形成 。当时政府许可存在四类青楼院,被分门别类命名:
网络配图
一类为头等青楼院,原名叫“堂”,又叫“大地方”,“堂”的叫法,是从明代而来的古称 。“清音小班”则是后来出现的南方班头等妓院的专称 。
二类为二等青楼院,原名叫“中地方”,后称“茶室” 。
三类为三等青楼院,称为“下处” 。
四类为四等青楼院,称为“小地方” 。
这和当时上海对妓院的分类基本一致,只是叫法不同 。
按照赛金花说法,上海的一等妓院叫“书寓”,“亊亊书寓”,那里的妓女必须要会唱“楼会”、“思凡”、“长亭”或“化蝶”之类的小曲;
二等妓院叫“长三”,“寓”,和一等妓院的“书寓”相比,少了一个“书”字,妓女不必唱小曲,但得加一个茶碗,要品茶的;
网络配图
三等妓院叫“么二”,牌子挂“堂”;四等妓院叫“花烟馆”或“野鸡处” 。
这很像给妓女和妓院定职称或级别似的 。从政府角度,是为了便于管理和税收;从嫖客的角度,可以根据自己的腰包和身份,看人下菜碟;从妓女的角度,是她们的水平和价码 。
当然,一等妓院的讲究最多 。妓院大门一般由砖雕装饰,有匾额书写的店名,或在乳白色灯罩上用红漆写的店名(且都是当时社会名流的题字),门楣上挂有写着妓女花名的花牌 。
网络配图
【清末青楼院里的头牌姑娘都有哪些"特殊技能"】没有电灯的时候门前有油灯或汽灯,都得是镂空的玻璃灯罩,光绪三十二年(1906),有了电灯,一律换成了明晃晃的电灯 。讲究的,门两旁还有对联镌刻在砖雕上面,更讲究的,门前还有牌坊 。那劲头儿,一点儿不比大买卖人家差 。
一等妓院里,每位妓女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房间摆设要讲究,最早的是红木中式传统老床,后来有了席梦思软床,金铜床架,雕镂挂络;还得有各种各样应时应令的摆设,成龙配套,和那些大家闺秀一样讲究;更讲究的,墙上还得挂有当时的名人字画(有的就是客人自己送上门来的),要的就是一个调情的氛围,而不是那种下等妓院里进屋脱裤子立等可取一般的快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