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怎么读 知其雄( 三 )


救世太难,圣人太难,非我辈可企及,我个人读经有点自己的收获即可——可谓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我对于本章的理解:
内心越是了解雄强钢硬的厉害,外在越应该做到柔软而宁静,像溪水一样至清至柔至下 。内心越是有光明和信念,外在就越不在乎别人黑自己,这就是能做领导的关键 。内在越是懂得自己的荣誉所在,外在就越不在乎别人的羞辱,就像善于处下的山谷一样 。归于至朴,就可以守住德行 。这一段,我觉的跟前文十三章的“宠辱若惊”遥相呼应 。那一段讲反面,这一段讲正面,如何能做到“宠辱不惊”“常 德 乃 足”呢?就是老子说的这些“知 其 雄,守 其 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用现在语言说,就是一个人只有内心足够自信自强自足,才会不在乎那些外在的荣辱和挫折呢 。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
知雄守雌可以为天下的溪流 。作为天下的溪流,大德将会不离身,最终归复于婴儿 。知白守黑可以为天下的榜样,作为天下的榜样,于大德相差无几,最终归复于无极 。知荣守辱,可以为天下的山谷,作为天下的山谷,大德圆满,最终归复于本来 。若散去本来,则可以为器,圣人用了,就会成为官长,所以国家法制是不可以割裂的 。
老子用了三段话,列出了三个选择,“守雄还是守雌”、“守白还是守黑”、“守荣还是守辱”,其实也指出了三个做法,明确指出了“雄、白、荣”都是肤浅与短暂的,可以知道,但是不要期望常守,而“雌、黑、辱”是根源与常态,只有“守”住才能实现“雄、白、荣”的效果,而且这种选择与做法也是天地自然的规律,是天下之“溪、式、谷”,只有“法”天地、自然,也才会保持“常德”,才能使自己达到“婴儿”、“无极”、“朴”的状态 。
什么是溪流?虽然狭窄看似软弱无力,没有大江大河的雄壮与豪迈,但是可以常年潺潺不息,无声的滋润田野万物,遍布于广袤无垠的大地,逐步汇集成为江河湖海,所以老子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所谓的知其雄守其雌,雄者刚强勇猛的代名词,而雌则是柔弱包容的代名词,这应该就是老子说的常德不离,婴儿是老子认为“致柔”者,而对于我们而言,婴儿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所以整个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虽然知道雄壮与刚强,但是依然能够坚守谦怀与包容,就像天底下的密布的溪流一般,像溪流一般不争无私,也就能够让自己保持住“德”行 。
式是规矩,其实也表示一种静止的状态或者样子,日月更替,黑白循环,这是天下的本来样子,所谓的白与黑,如果理解成为白天与黑夜的话,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是,黑意味着悠长与宁静,给人的感受是深远与无限,而白给人的感受则是嘈杂与生长,一种炫耀与表现,虽然光明但是却一目了然,“忒”这个词有一个解释是更差,但是对比“式”,感觉是心的活动,本来安静的心情出现了起伏,而无极我们很容易想到双鱼图,给人的感觉就是幽深与源远流长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怎么读知其雄】天下谷应该是蓄养世间万物的地方 。而荣辱之间,其实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喜欢的是“荣”,功成名就、皇冠加顶,谁都不喜欢平庸与没落,但是相反,世上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平庸之中,如果我们翻阅历史,会发现一个情况,就是我们经常谈论的盛世大部分都是社会走向混乱的开始,包括秦皇汉武、成吉思汗、唐宗宋祖与康乾盛世,这些盛世在君主光环地下,往往都是社会矛盾开始尖锐的开始,相反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期间更多的是平和发展时期,而孕育和传承华夏文明的更多的是各个平庸时期的包容,所以老子强调“朴”,还原事情朴素与朴实的一面,才是保持德行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