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是如何看待儒家文化的?

楚汉争霸后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 , 定都长安 , 史称西汉 。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
“火于秦” , “黄老于汉” , 被认为是儒家思想遭遇的“两厄” 。
焚书坑儒的确是对儒家的一个摧毁性的打击 , 但将“黄老于汉”视为儒家之“厄”则 言之过重 。
在汉初统治者崇尚黄老的同时 , 并未完全黜儒 , 并且儒家也在与诸家思想的蹬撞中产生许多不同于前代的新质 。
这就更符合时代的需要 , 并为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作了准备 。
汉初历经战乱 , 民生凋敝 。“大城名都散亡 , 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 “民无盖藏 , 白天子不能具醇骝 , 而将相或乘牛车” 。
并且 , 汉朝君臣目睹秦“繁刑严诛 , 吏治刻深”导致二世而亡的教训 , 因此 , “君臣俱欲休息无为焉” 。

历史上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是如何看待儒家文化的?

文章插图
在这种形势下 , 从先秦道家演变而来又吸取诸家思想的黄老思想应运而生 , 并一度成为统治者治国的主导思想 。
“(高祖时)尚有干戈 , 平定四海 , 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 。孝惠、吕后时 , 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 。孝文时颇征用 。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 。及至孝景 , 不任儒者 , 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 , 故诸儒博士具官待问 。未有进者” 。
汉宣帝也说:“汉家自有制度 , 本以霸王道杂之 , 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不过在以黄老为主要治国思想的同时 , 从汉高祖至赛太后 , 都没有废止儒家思想 , 并且儒生的合理进言也常被采纳 。
一:汉代儒家思想的新变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盛赞道家“采儒墨之善 , 撮名法之要” , 其实汉代的儒学也受到时代的影响 , 吸取诸家之长 , 为己所用 , 从而更符合时代要求 。
陆贾是汉初儒家的代表 。陆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 , 名为有口辩士 , 居左右 , 常使诸侯” 。
他首先提出“马上”、“马下”攻守异术的看法 。建议高祖以儒家仁义道德治国 。
《新语》即是替高祖总结历来兴亡存败之由的书 。此书本于《谷梁传》 , 中心思想仍是儒家的仁义德治思想 , 其中谈及 “仁义”、“德政”的句子俯拾即是 。
如《道基》言:“先圣乃仰观天文 , 俯察地理 。图画乾坤 , 以定仁道 , 民始开悟 , 知有父子之亲 , 君臣之义 , 夫妇之别 , 长幼之序 。”
《辅政》说:“昔者 。尧以仁义为巢 , 舜以稷、契为杖 。故高而益安 , 动而益固 。处宴安之台 , 承克让之涂 , 德配天地 , 光被八极 。功垂于无穷 。名传以不朽 , 盖自处得其巢 , 任杖得其人也 。秦以刑罚为巢 , 故有覆巢酸卵之患 , 以李斯、赵高为杖 , 故有顿仆跌伤之祸 。”
然而从本书中 , 却也不难看出受黄老道家影响的言论 。
《无为》有言:“道莫大于无为 , 行莫大于谨敬 。”
【历史上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是如何看待儒家文化的?】《慎微》说:“绵绵漠漠 。以道制之 , 察之无兆 , 遁之恢恢 , 不见其行 , 不睹其仁 , 湛然未悟 , 久之乃殊 , 论思天地 , 动应枢机 。俯仰进退 , 与道为依 。”
《至德》说:“是以君子之为治也 。块然若无事 , 寂然若无声 。官府若无吏 , 亭落若无民 , 间里不讼于巷 。老幼不愁于庭 , 近者无所议 , 远者无所听 。”
这里的“虚无寂寞”、“无为”都是道家喜用的词汇 。
另外清静无为本也是黄老思想 , 陆贾显然加以吸收利用 。
贾谊是汉初另外一个重要的儒家思想者 , 文帝初 , 召为博士 。
他青年奋发 , 锐意改革 。“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 , 天下和洽 , 而圃当改正朔 , 易服色制度 , 定官名 , 兴礼乐 , 乃悉革具其仪法 , 色尚黄 , 数用五 , 为官名 , 悉更秦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