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郑成功如何在南京大战中折戟沉沙?( 二 )


队伍壮大的郑成功,胆也开始肥了,之后几年不断把队伍拉出去,打算跟清军好好打几把,但现实却当头一棒,不论是多打少,还是少打多,郑成功的军队,基本都是败多胜少 。不但战斗力差,而且态度更不给力,比如海澄战役,清军一来增援,自家部队就鸟兽散 。泉州战役更气人,眼看泉州清军就要崩溃,结果人家放出谣言,说马上就有人来增援了,结果清军没崩溃,郑成功这边先崩溃了 。
但无论如何,敢和清军打就是进步,这支新崛起的抗清力量,也很快引起了南明王朝的重视:公元1648年,永历帝朱由榔正式遣使,册封郑成功为威远侯,在做了几年隆武帝的“招讨大将军”后,郑成功也终于奉永历帝为正朔,他此后的年号,也一直沿用“永历”纪年 。这支孤军奋战的抗清力量,从此开始得到了南明政府的承认 。
但荣耀之下,却掩盖着郑成功此时的最大困难:战斗力 。
所以郑成功做的另一个重要的事,就是练兵,先是广泛招募人才,这个前面说过,他的麾下云集了一批文武英才,而且他还专门挑选一批精于兵事的文人,组成自己的文官幕僚 。尤其是他沿用了明朝时期的“监军”制度,以文官监军,防止诸将拥兵自重,所以虽然后来几经风雨,也出现过诸如施琅等人反叛的事,但他的军队,仍然能紧紧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未出现分裂局面 。用严格的纪律和统一的管理制度,打造一支铁血强军,终其一生,他一直在努力 。
(图画:郑成功和他的军队)
当然相比于上面几条,最重要的还是练兵,连后来郑家军团的老对手,曾担任过清朝闽浙总督的姚启圣都曾承认,郑成功的军队,作战极具纪律性,号令森严,更兼武器先进,极难对付 。
而这些恰是从这时期的郑成功开始的,郑家的水陆军队作战条例,是郑成功亲自制定的,且训练极其严格,史载“朝夕操练部伍阵法” 。作战思路也极其先进,海战自不必说,陆战方面,尽管福建缺少战马,难以建立一支在陆地上堪于满洲八旗争锋的骑兵,但郑成功独辟蹊径,你有骑兵我有火器,他设在鼓浪屿的军营,建立了最完备的火器生产线,招募各国工匠为他生产,而且他不但生产,还大搞自主研发 。
在他的陆军中,已经出现了当时最先进的“火轮枪”和“开花大炮”,火力不但远胜于清军,即使比荷兰人也不落下风 。战术方面,郑成功也格外先进,他特意训练了一支重甲步兵,名为“铁人兵”,部队身披重铠,且借鉴戚继光“鸳鸯阵”等阵法,按照不同的武器划分作战职责,作战时配合默契,共同进退,而这一切,在不远的将来,都会成为他敌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
在部队军事改革日益成型的这些年里,郑成功的自身事业发展,也蒸蒸日上 。当然坏事也不是没有:施琅因为和郑成功发生冲突,愤然投奔了清朝,虽然这事在三十多年后影响严重,但当时却没啥损失:清朝也不待见施琅,外加郑成功的军队改革已经成型,有没有施琅在,都特别能打 。
郑成功的直接控制区域也在扩大,到1653年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海澄,长泰,普阳等内陆据点,尤其是在发生在1651年至1653年的漳州,海澄之战中,郑成功以围点打援的战术,相继杀败清朝福建总督陈锦,汉八旗名将金厉,至1653年四月,郑成功在海澄保卫战中,以火攻战法大破金厉大军 。
这之后的郑成功,还曾一度收复舟山群岛,攻打浙江沿海,为了对付郑成功,清政府做出“迁界禁海”的决定,将沿海边民尽数迁入内地,断绝海外贸易,即历史上著名的“海禁” 。但别的地方“禁”,郑成功的地盘厦门却禁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