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完整的故事 拔苗助长成语故事

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
【成语】: 拔苗助长
【拼音】: bá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 急于求成 , 反而坏事 。
【成语故事】:
拔苗助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将苗拔起 , 帮助它生长 。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 , 强求速成 , 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 ,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 芒芒然归 , 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 , 苗则槁矣 。
《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 , 记载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轲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 。这部书中有个故事十分有名:宋国有一个农夫 , 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 , 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
可是 , 一天、两天、三天 , 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 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 。
一天 , 他终于想出了办法 , 急忙奔到田里 , 把禾苗一棵棵地拔 , 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 弄得精疲力尽 。
他回到家里 , 十分疲劳 , 气喘吁吁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 力气总算没白费 , 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
他的儿子听了 , 急忙跑到田里一看 , 禾苗全都枯死了 。
孟轲借用这个故事向他的学生们说明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主观地急躁冒进 , 就会把事情弄糟 。
拔苗助长的故事
拔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 , 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公孙丑上》 。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拔苗助长的故事 , 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 
拔苗助长的故事 篇1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 急于求成 , 反而坏事 。
【近义词】
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欲速不达
【拔苗助长的故事】
从前 , 宋国有个急性子的农民 , 总嫌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 。他成天围着那块田转悠 , 隔一会儿就蹲下去 , 用手量量秧苗长高了没有 , 但秧苗好象总是那么高 。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他转啊想啊 , 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苗往高处拔拔 , 秧苗不就一下子长高了一大截吗?”说干就干 , 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 。他从中午一直干到太阳落山 , 才拖着发麻的双腿往家走 。一进家门 , 他一边捶腰 , 一边嚷嚷:“哎哟 , 今天可把我给累坏了!”他儿子忙问:“爹 , 您今天干什么重活了 , 累成这样?”农民洋洋自得地说:“我帮田里的每棵秧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觉得很奇怪 , 拔腿就往田里跑 。到田边一看 , 糟了!早拔的秧苗已经干枯 , 后拔的也叶儿发蔫 , 耷拉下来了 。
【拔苗助长完整的故事拔苗助长成语故事】【拔苗助长寓言寓意】
苗:禾苗;助:帮助;长:成长 。把禾苗拔起一点 , 来帮助它成长 。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发展的客观规律 , 急于求成 , 不加思考 , 反而把事情弄糟 。也做“揠苗助长” 。事物的发展、人的成长 , 都是循序渐进的 , 违背了这个规则不仅无益 , 反而有害 。
拔苗助长的故事 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