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教育等方面,曾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文学、教育等方面,曾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生于建昌军南丰,后居临川,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 。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
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 。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 。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 。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 。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 。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

在文学、教育等方面,曾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文章插图
主要成就
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 。文风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实质朴,温厚典雅,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 。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苏轼认为:“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朱熹也推崇他“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 。”其诗文曾被选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 。
曾巩还十分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 。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 。在南丰“子固公园”,有曾巩幼时读书处——读书岩、曾文定公祠、仰风亭、思贤堂,县博物馆亦建在其内 。南昌市有一条子固路,也是后人为纪念这位先贤而命名的 。
曾巩的一生,成就很多 。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尤为突出 。他积极参与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 。他散文内容广泛,义理精深,节奏舒缓,感情醇厚,气质内潜;主题明确,说理有条不紊;精于炼句,语言净洁,尤善用排比句、对偶句 。《宋史·曾巩传》称他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又称其文“纡除而不烦,简奥而不悔,卓然自成一家” 。《宋史·曾巩传》还称他“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 。宦学昏嫁,一出其力”,既是一个奉父母以德的孝子,又是一个兼顾弟妹于艰难之时的好兄长 。
文学
散文
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骨干 。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主张“文以明道” 。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 。其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 。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 。
曾巩文章的特色在几个不同的方面 。首先是论事之文写得纡余委备,委婉曲折 。其次,曾巩文章虽质朴少文,然亦时有摇曳之姿,纵横开合 。赠序之文,尤有特点 。再有,善于记叙,其特点是条理分明,无不达之意 。还有长于记叙、不多写景,例如《醒心亭记》、《游山记》等 。但也有极刻画之工,如《道山亭记》 。《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通情达理 。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 。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 。
他的议论性散文特点是: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 。《唐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战国策目录序》论辩人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 。
他的记叙性散文特点是: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 。《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 。叙事委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练,结构十分严谨 。
在文学、教育等方面,曾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文章插图
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从他传世的文集来看,他的兴趣主要在于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 。尤其是他从事史书编纂工作多年,对史传碑志的写作较有研究 。对他有关应用文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总结,对现代应用文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