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声调平仄,什么是平仄?

平仄声的姓名中的平仄

名字声调平仄,什么是平仄?

文章插图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 。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
扩展资料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 。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
(2)上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
(3)去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
(4)入声 。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 。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 。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 。
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 。就普通话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 。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 。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
但入声不是区别平仄的依据 。粤语保留入声,可粤语歌也多数不合平仄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仄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仄
什么是平仄?
名字声调平仄,什么是平仄?

文章插图
诗歌中的"平仄"是指汉字的声调 。普通话中的汉字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汉字注音符号分别用“-”、“/”、“V”和、“\”表示四种声调 。
阴平和阳平是平声;上声和去声是仄声 。因此可以用拼音声调来辨认字的平仄 。
在汉语中每一个字的字音都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例如"春"字的声母是"ch",韵母是"un" 。"韵"只同韵母有关系 。而与声母没有什么关系 。"韵"有韵头和韵尾之分,可做韵头的有i、u、u(上边有两点,打不出来,读鱼) 。这三个字就是"一屋鱼" 。可做韵尾的有i、u、u和ng四个 。凡韵母的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就构成了韵 。韵脚是指末尾押韵 。一般说的"合辙押韵",就是韵脚要用相同的韵 。
十三辙的名称是⒈花发;⒉梭波;⒊也斜;⒋姑苏;⒌衣期;⒍怀来;⒎灰堆;⒏遥迢;⒐由求;⒑言前;⒒人辰;⒓江阳;⒔中东 。显然这十三道大辙与音韵密切相关 。
哦,原来如此
古代四声调平仄调整的原因历史
名字声调平仄,什么是平仄?

文章插图
(一)中古声调和上古声调
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这就是所谓的四声 。
汉魏以后,由于反切的应用,学者们渐渐意识到汉语的语音构成中有声调这一因素不过把中古汉语声调正确地归为四类,是到了齐、粱的时候才完成的 。当时由于四声初发现,了解的人还很少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还问周()什么是四声,就是一个证明 。直到陆法言《切韵》一书出来,把比较重要的汉字的声调全部确定之后,四声的知识才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