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繁殖技术 茶花繁殖技术与管理

茶花繁殖技术 茶花繁殖技术与管理


扦插
在5~6月雨季 , 选择幼龄母树,从顶端切取一年生嫩枝,长约10cm,除去下部叶片,在节的下面用刀片削平,顶端保留顶芽侧芽各一个 , 叶片2~3枚,插于河沙或砾石的介质中,插入深度1/3~2/3 。插后覆盖草帘遮荫,加强叶面喷雾 , 保持插床空气湿度,促使生根 。为提高扦插的成活率 , 可用50~100ppm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浸泡时间8~12小时 。
嫁接
选用生长健壮的实生苗或扦插容易成活的山茶品种做砧木 , 在距地径4~5cm处截断,通过髓心劈开约1.5cm深,用1~2年生枝条作接穗 , 接穗上部保留1~2片叶,下部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劈开的裂口中,双方的形成层要密切接合,然后用塑料带绑紧 。

接后管理接后在接穗上面罩上塑料袋 , 下面用带子绑上,但不要太紧,这样在袋内形成水滴,并不断滴在砧木上 。再在塑料袋外面加上一个包装纸袋,以遮蔽阳光直射 。
芽插
以每个芽节为一段,保留一片叶子,长约1.5cm,下部斜剪,然后插入介质中,深度以盖没枝条为度 。此法可充分利用枝条,适于大量繁殖需要 。
1、露地栽植
1)土壤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上,PH值在5.5~6之间 。
2)种植时间2~3月春植以小苗为主;11月后秋植,效果较好 。
3)施肥茶花不喜肥,一般花前10~11月 , 花后4~5月,施肥2~4次 。肥料主要采用复合肥、堆肥,并结合适量磷肥;(施肥原则薄施多施 。壮苗多施,弱苗少施或不施) 。

4)茶花生长缓慢,不宜强度修剪;树冠发育均匀,也不需特殊修剪 , 只需剪除病虫枝 , 过密枝,弱枝和徒长枝 。新植苗,为确保成活,也可适度修剪 。摘蕾是栽培管理的重要一环,一般每枝最多保留3个花蕾,并保持一定间距,这样可减少植株养分消耗过大,影响开花 。茶花花期长达半年,及时搞去调萎的花朵,减少养分消耗,增强树势大有好处 。
5)病虫害防治与中耕除草茶花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黄化病及枝上苔藓寄生.虫害为红蜘蛛 。各种介壳虫、刺蛾 。蔷薇叶蜂等 。病虫害的发生,大大影响树势及其观赏性 。防治方法分别为:褐斑病在春季萌发前喷洒波尔多液,以后每半个月继续喷洒预防,并注意排水与施肥,除去被害叶并烧毁 。黄化病主要由土壤缺微量元素引起,可经常酒施硫酸亚铁或硫酸镁溶液加以防治 。红蜘和各种介壳虫防治喷施松脂合剂并加强通风 。各类刺蛾.蔷薇叶蜂等用40%氧化乐果400~155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喷施防治 。中耕除草,清洁园地也可有效防治病虫害,增强树势,使花朵肥大 。全年需进行中耕除6~7次 。

2、盆栽
1)盆土选择选用微酸性、疏松、肥沃的混合土作盆土.混合土的比例为园土6份、松叶腐殖土3份,砂质l~2份 。
【茶花繁殖技术 茶花繁殖技术与管理】2)盆的选择培育以泥瓦盆为好,盆的尽寸大小与苗的比例为:苗高40~50cm,冠幅20~25cm的茶花,盆的口径在20cm左右 。其它大小的以此类推 。商品苗用紫砂盆较好,可提高观赏效果 。
3)盆苗选择选择生长健壮、主干、单干无分枝,树冠优美,叶片嫩绿,无病虫害的植株 。
4)浇水管理新植苗,第一次浇足透水,2个月内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 。以后同其它花木盆苗一样进行浇水 。次数观气候情况而定,以保持土壤湿润的原则 。春天多浇,满足发芽抽梢的需要;夏季宜在早晚,雨季防积水,秋旱要及时浇水,冬季为防冻 , 浇水在中午进行 。
5)蔽萌与防寒茶花春天与雨季要给予充足的阳光,夏秋时节进行蔽荫降温;冬季气温下降到零度时 , 需搬入室内防寒 。
6)花期控制主要是通过品种选择、温度控制和激素处理等手段来达到提早开花或延迟开花的目的 。如为了延迟开花,可选择晚花品种,并对其进行低温控制(2~3度以上的冷库,贮藏经包扎防寒处理的植株),可延迟一月开花 。为使其提早开花须选择早花品种如小桃红、雪塔、四面景等 , 再经过追施重肥和激素处理 。方法是在茶花春季生长停止 。花芽形成后,追施重肥,使花后嫩枝及早充实成熟,及早停止生长;在7月中或8月初用毛笔点涂500~1000PPm赤霉素到花蕾上 , 三天一次,伴以合理水肥;9月份视花蕾肥大情况再点涂赤霉素 , 在达不到要求时,酌量强加点涂次数,继续伴以喷水追肥,则花蕾迅速增长,可提早在9月下旬至11月开花 。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