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虎虎有威风:与虎有关的那些文物

虎虎有威风:与虎有关的那些文物
白未闻
这个新年是壬寅虎年 。 除去龙这种想象中的生灵 , 虎是十二生肖中仅有的猛兽 。
在中国人眼中 , 虎勇敢、刚猛 , 它坐镇山林 , 啸动八方 , 其威力和震慑似乎能够使一切魑魅魍魉无所遁形 。 长久以来 , 人们对虎的感情是复杂的 , 既惧之、畏之 , 又崇之、敬之 。 《周易·乾卦》中说:“云从龙 , 风从虎 。 ”在人的想象中遨游云间的龙与山林中奔腾长啸的虎 , 素来被中国人视为威望与力量的象征 , 它们似可调动无限的自然之力 , 直教风云听令 , 乾坤改换 。 不同的是 , 虎的形象既出现在深宫大内 , 代表皇权的威严与尊崇;亦广播于民间 , 成为黔首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祥瑞图案 。

让我们通过文物 , 一窥虎这种神奇动物在古代中国人的认知里是如何吉祥、勇猛与强大 。 在被疫情阴霾笼罩的当下 , 人们也似乎格外需要虎的速度与力量来突破困厄 , 以雷霆之势除旧布新 , 驱疫致祥 。
【骑虎游八极:信仰中的神性之虎】
“左青龙 , 右白虎”的说法人们不会陌生 , 但实际上这种安排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已出现 。 1987年 , 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发掘出土了一对距今大约6500年的蚌塑龙虎 , 位置分别位于墓主人左右 , 似乎正符合“左青龙 , 右白虎”的搭配 。 到了汉代 , 谶讳之学大行其道 , 人们将星宿、方位与四种想象中的灵兽相结合 , 逐渐构建起了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的“四神”体系 , 认为这四种灵兽分别是镇守四方的神明 。 四神题材的装饰自此大为流行 , 在瓦当、铜镜中经常出现 , 白虎当然亦在其中 。 在汉代的白虎瓦当上 , 老虎的身躯往往围绕着中央的球体弯曲 , 四足蹬于弧形的边缘 , 尾巴高高翘起 , 显得气势生动 , 遒劲有力 。 湖北曾侯乙墓中曾出土一件漆箱 , 箱盖上绘有星宿和青龙、白虎的图案 , 证明了“四神”体系与星宿之间的密切关系 , 是文物学家研究古人天文知识的重要材料 。
长久以来 , 虎不仅是人们畏惧的对象 , 也因其具备凶猛的特性而成为人们信仰和崇拜的图腾 。 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少数民族的信仰与创世神话中 , 虎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 彝族的创世史诗《梅葛》和《阿细的先基》中 , 世间万物的来源不是盘古的身体 , 而是一只猛虎 。 它的四根大骨撑起了天地 , 双眼化为了日月 , 方才有了这大千世界 。 在古滇国(疆域主要为今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古蜀国(疆域主要为今四川一带)的不少青铜器上 , 我们都不难觅到虎的踪影;它们往往被表现为吞噬牛、猪甚至人的凶猛形象 , 给人带来一种极具威慑力的震撼美感 , 彰显着器物的狞厉、神秘与威严 。
湖南曾出土两件极为相似的“虎食人卣”(“卣”音有 , 一种盛酒器) , 后均流落海外;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 , 一件藏于法国赛努奇博物馆 。 这两件卣瑰异神秘、铸造精湛、纹饰华美 , 为古代青铜器中极为罕见的珍品 。 其造型为一蹲踞的虎与人相抱的姿态 , 虎的后足及尾构成卣的三足 , 前爪抱持一人 , 似欲张口啖食人首 。 奇怪的是人的姿态和面部表情极为平静 , 不像是即将命丧虎口的样子 。 有学者认为 , 虎食人意味着人与具神性的虎的合一 , 带有浓重的巫术意味 , 反映了虎是如何作为一种具有神性的动物形象被人们所崇拜的 。
“虎鼓瑟兮鸾回车 , 仙之人兮列如麻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在人们对仙界的想象中 , 始终有老虎的出现 。 毕竟 , 现实是想象的基础 , 作为“地表最强猛兽” , 威武、桀骜的猛虎怎能不被古人幻想和崇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