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清末文人王国维自杀是否和《红楼梦》有关

王国维的大名对我们来说早已如雷贯耳 。在百年文坛之中,他有着不可撼动的学术地位;且又是一代史学宗师,桃李满天下,赵万里、吴其昌、戴家祥等等都是他的学生;私淑于王国维的弟子更是不计其数了,著名的史学家郭沫若、侯外庐就承袭了王国维的学术之路 。王晓清先生在《学者的师承与家派》一书中就说过:“以王国维为学术宗主的专门之学,构成了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半壁江山 。”
因为王国维先生的《〈红楼梦〉评论》是至今被奉为经典的名作,所以很早我就细细地拜读过了,但对王国维的了解也仅限于他对“红学”的研究 。前段时间在图书馆无意间翻到了王国维的《静安文集》,读罢我感慨颇多!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在颐和园纵身跳入昆明湖 。在那样一个政治风云突变的年份,王国维让自己的生命牢牢地定格在了一片水波之中 。
我一直都很纳闷儿:这样一个大学者,这样一个深研《红楼梦》精神的人,在“红楼”之中苦苦寻求到了“解脱之道”的一代国学大师,怎么会去自杀?王国维先生在《〈红楼梦〉评论》中就明确地表示过,自杀不是真正的解脱 。《红楼梦》中的解脱之道,是“存于出世,而不存于自杀” 。在王国维先生看来,《红楼梦》中,最后真正解脱的只有三个人——贾宝玉、贾惜春、紫鹃 。他们最终都皈依佛门 。而在这三人之中,惜春和紫鹃的“解脱”是“观他人之痛苦”后得到的人生感悟,是一种自然的觉醒:这种解脱的层次其实并不深刻 。王国维认为,贾宝玉才是书中唯一能够从人生的痛苦之中自拔而解脱出来的人:这才是最高层次的“解脱之道” 。
但问题随之而来了!好一个解脱之道“存于出世,而不存于自杀”!王先生,您为什么最后用一个惊世骇俗的“弧线”沉入湖底?这种自杀有什么超然脱俗呢?
在阅读了《静安文集》之后,我渐渐有了零星的答案 。王国维自幼坎坷,3岁丧母,29岁父亲去世,30岁继母和妻子相继离开人间 。生活的变故使他性格内向 。在文集中,他说自己“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 。曾经,就是这样一个身体单薄的年轻人,日日思考,忧虑的都是人生的终极问题 。后来他接触到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理念和他的人生经历与感悟不谋而合,于是他便开始沉溺于叔本华的思维之中 。
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自己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 。意志就是生活的欲望 。所以悲观主义哲学认为,生命因意志而存在,对人生的终极理解就是求得一种解脱 。王国维认为,人生的苦痛是多方面的,但男女之间的情欲所酿成的悲剧具有无限的永久的意义 。男女之欲,一旦陷入而不易自拔,便有害无利 。对于人而言,肉体本身就是一种欲苦 。这种思想,其实不单单是王国维所有,老子也说过:“人之大患,在吾有身 。”
王国维最后投湖自杀,是因为他没有得到叔本华的解脱之道,还是没有真正悟出《红楼梦》的解脱精神?很多学人都断定王国维是消极的,但是就文学评论而言,并非积极就好,消极就差 。文学评论只能代表评论者所持的价值观念而已 。对于积极与消极的定义,所持不同哲学观念的人各有其不同的解释 。例如儒家文化认为,挖掘自身的潜力,投身于工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积极;而道家文化认为,看破生死,看破功名,修其身心,超越自我——这才是积极;而佛家文化认为的积极,却是超脱凡尘,六根清净,渡苦渡难 。那哪一种才是真正的积极呢?恐怕只是修儒说儒,修佛说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