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义和朱温是什么关系?如何评价张全义的功绩

关于张全义简介,张全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出生于852年,去世于926年,享年74岁 。张全义字国维,是濮州临濮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人 。其实他最初的名字叫张言,而张全义这个名字是唐昭宗后来赐予他的 。张全义简介介绍他本来是一位种田的农民,后来在机缘下参与了黄巢起义,在这次农民起义中张全义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让他管理与水运相关的事宜 。但是这次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张全义便逃往河南并向唐朝的名将投降,后来又多次立了战功,于是得到了一定的重用 。
张全义曾作为河南尹,负责治理洛阳一带的事务 。在张全义初到洛阳的时候,到处因为战乱的原因破败不堪,但是张全义作为一方的官员,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他在洛阳各地招抚四处流散、无家可归的难民,并且让众人耕田种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洛阳一代的经济恢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另外张全义还关心周围农户的生产问题,但凡有丰收的家庭,他必定会大大鼓励一番,让他们继续勤勤恳恳地耕作 。而对于那些无人开垦的荒地,他也会亲自查明原因,同时为困难的民众提供自己的帮助,让他们能更好地生活 。所以在张全义这种尽职负责的治理之下,洛阳各地的民众都互相帮助,生活富饶 。从张全义恢复洛阳经济一事来看,他不仅勤俭淳朴,还善于安抚、笼络军民的心,是一个有管理才能的地方官员 。
张全义朱温都是五代十国的著名人物,张全义是五代后期的一位将领,本名为张言,字国维,是山东人 。而朱温又名朱晃,是五代时期梁国的开国皇帝,曾归顺于唐,不料后来朱温篡位成功做了皇帝 。朱温在位时十分注重农业的发展,尽量减少税收,这就使得当时的百姓赋税负担较轻,更利于农业的发展 。朱温最后是被自己的儿子杀害的,死于912年,享年61岁 。
张全义朱温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张全义曾受到朱温的救命之恩,所以在朱温有心篡位的时候,张全义也是尽心尽力地帮助朱温 。但是张全义曾受到唐昭宗的重用,所以张全义担心朱温对自己不放心,于是他就主动舍弃了有权利的职位,想以此来得到朱温的信任 。后来朱温称帝,授予了张全义官爵之位,又称赞张全义为梁朝效命的忠心 。所以张全义一直以来都小心谨慎地跟随在朱温身旁,不仅要做好朱温的后勤工作,还要忍辱到常人难以理解的地步 。
【张全义和朱温是什么关系?如何评价张全义的功绩】或者是因为曾经的救命之恩,或者是张全义想要在梁朝谋得权位,在朱温与自己的妻子、女儿发生关系后,他也未做什么反抗 。由此可见纵使张全义在后梁位列前朝,却不能摆脱人们的鄙视 。张全义对朱温只是一种委曲求全的态度,更别提什么尊严了 。虽说张全义对朱温带着感恩的心态,但这也许只是一个借口,好以此来遮掩他卖妻求荣的一面 。对于张全义评价,人们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但是从整体来说,可以分为功劳与过失两个方面 。
认为张全义有功劳的人觉得,在恢复洛阳经济一事上张全义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张全义将一个饱受战事、破败不堪、难民遍地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 。不仅使当地的百姓们有了归属感,还鼓励百姓们耕田种地,从事农业生产 。让大家摆脱了饥饿,还有了一定的储蓄,在遇到水旱灾害时,也没有出现饥荒的现象 。所以张全义给人们较为良好的印象,人们对张全义评价认为他是一个有本事、有声望的地方治理者 。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张全义在对人性伦理的处理上有些欠佳 。因为之前张全义曾受到朱温的救命之恩,所以张全义全心全意地为朱温做事,甚至连自己的妻儿受到朱温的玷污也未做出任何的反抗,真的是丢了大丈夫的颜面 。据史料的记载,朱温是一个好色之徒,他知道张全义的妻女长相不凡,便起了邪念 。于是找了个机会提出要去张全义家中游玩,后来便与张全义的妻子和女儿发生了关系 。在事情发生后,张全义的儿子气愤难耐,要与朱温拼命,但最后还是受到了张全义的阻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