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道光年间一个鸡蛋竟值三十两银子

历史上的道光皇帝,是有名的节俭皇帝 。他认为只有皇帝以身示范,勤俭生活,才能树立一种时代风气,使国家昌盛 。于是,道光帝把节俭上升到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 。平定回疆叛乱之后,按照惯例会在午门举行献俘仪式,然后由皇帝赐御宴 。但是勤俭的道光皇帝给众位战功赫赫的将领们准备的宴席却寒酸到了极点 。御宴由两张桌子十一二个菜组成,但是参加的将领却有二十多人,一个人平均还不到一个菜,而且菜的分量也极小,有的吃几口就吃完了,于是,这些立有战功的大臣也就只能饿着肚子结束了这场庆功宴 。
不仅如此,道光做了三十年皇帝,穿的衣服膝盖处都是破的,却也不换新的,而是命令内廷官员帮着补补 。道光还规定在宫中尽量减少节庆,帝后生日,以及除夕、元旦、元宵节等节日的庆祝活动一律取消,以此来提倡节约,消除皇家浪费现象 。
道光皇帝这种不可思议的节俭有点相似于今年所有党政单位不准聚餐,不准发奖金 。只是,所不同的,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道光为何打一个补丁要花费五两银子,吃一个鸡蛋要花费三十两银子 。也就是说,表面上是节俭,实质上却超乎寻常的腐败和浪费 。
三十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钱,也就是一千文铜钱 。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 。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也难怪在《水浒传》中,武大郎用潘金莲的首饰兑换了几两银子,就可以在阳谷县紫石街买到一套很不错的房子 。
无独有偶,道光的后人可就根本不会节俭,道光的儿子咸丰皇帝纵情声色,儿媳慈禧的大兴土木都与他倡导的节俭背道而驰 。到了光绪皇帝,他特别喜欢吃鸡蛋,每天一定要吃四个,四个鸡蛋,平民百姓来说,按照当时的物价,差不多十二三文铜钱,然而,御膳房的开价是整整三十四两白花花的银子,一年下来,光绪皇帝吃鸡蛋的开销就是一万二千四百一十两白银 。
皇帝吃鸡蛋吃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天价,真的太惊人了 。更惊人的是慈禧,她在甲午战争中的一个生日所花费的银两如果用于海军建设,安全可以再造一个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 。因此可以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水师在威海卫军港全军覆没,与大清王朝宫廷中的奢侈和腐败不无关系 。
那么,本是崇尚节俭的道光皇帝为何如此离奇地吃一个鸡蛋就要三十两银子的天价?
首先,道光深居宫中,对于当时的物价似乎没有什么概念 。如果在明代,锦衣卫与东厂除了搞特务工作之外就是搞市场调查,连北京地区每天的白菜萝卜多少钱一斤都了如指掌,于是,大明皇帝坐镇禁中,自然会对物价十分熟悉 。而清朝,完全没有此类机构,而且皇帝都是自小就养在宫中,所以皇帝与民间脱节 。道光又不会像康熙、乾隆般下江南去观察民情,再加上宫廷中所形成的一种长期以来就挥霍浪费,毫无节制的开支 。因此,道光总是以为吃得少穿破了的衣服就可以节俭,却不知所花费的银子到底是多少 。
也就是说,皇帝是什么人?皇帝就是天子,天子拥有一切,皇帝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当然,皇帝吃鸡蛋应该与老百姓不同,就是同样的鸡蛋,也要经过地方官员的重重挑选,送进御膳房又有一批人中饱私囊 。再加上,任何人都认为皇帝吃鸡蛋三十两银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谁都不会反对 。于是,便出现了道光衣服破了,打个补丁要五两银子,吃一个鸡蛋,要三十两银子 。
这实在是太离奇了,细想起来,与地方官员的腐败奢侈也有关系 。道光节俭,当然谁都不敢反对,于是,很多下属官员就不在乎自己的政绩,纷纷以节俭来博得皇帝的青睐,有些王公大臣甚至故意露出自己补丁的方式来获得道光的嘉奖 。于是,打补丁和吃鸡蛋便成了时尚,成为潮流了,于是,越是潮流的越贵,于是,就出现了三十两银子的天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