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嬴驷为什么要杀死商鞅?( 二 )


事实上 , 随着改革变法的不断深入 , 商鞅与宗室贵族集团已经成为一对非常尖锐的矛盾 。只是这个矛盾在秦孝公健在时还至于不可调和 , 有秦孝公的斡旋 , 矛盾的双方还暂时表现为势均力敌 。然而 , 秦孝公一死去 , 这个矛盾就必然发展转化为不可调和 。
由于新君秦惠文王的加入 , 力量更是在瞬间发生倾斜 。
在秦惠文王看来 , 商鞅必须死 。商鞅曾经不看当年太子而今国君的面 , 对太子师傅用刑 , 这只是一个潜在原因 , 并不是主要原因 。
主要原因是 , 商鞅已成为王权与贵族利益冲突的焦点 。在商鞅的改革中 , 王权得到加强 , 贵族遭到削弱 , 贵族们不敢对王权发出不满 , 但要把这种不满发泄在始作俑者商鞅身上 。商鞅成为贵族的众矢之的 , 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所以 , 新国君秦惠文王刚刚即位 , 公子虔之徒就诬告商鞅谋反 。
在公子虔之徒看来 , 谋反作为一种莫须有的罪名扣在商鞅头上最合适也最具杀伤力 , 更不需要什么证据 , 凭商鞅是魏国人就够了 。“诬告谋反”成为以后诛杀功臣最有效的惯用手法 , 且屡试不爽 。
是杀死商鞅?还是继续得罪宗室贵族集团?这是一个单项必选题 。
对于新国君秦惠文王来说 , 杀死商鞅远比得罪贵族更为明智 。商鞅对新秦王而言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 , 变法已经全面实施 , 改革已经走上了正轨 , 效果也十分明显 。况且 , 商鞅是先王任用的老臣 , 新王杀他没有感情障碍 , 也不会有什么内疚感 , 而宗室贵族集团既势力强大又还有充分的利用价值 。
此时 , 对秦惠文王来说 , 杀死商鞅、解决王权与宗室贵族集团间的利益冲突是最好的选择 。
因此 , 即使商鞅不是一个刻薄少恩者而是一个品德完美的圣人 , 在这个时候 , 他也不得不死 。
商鞅的宿命也是自古改革者特别是法家改革者的宿命 。法家以法管事 , 以律治国 , 严刑峻法 , 杀人无数 , 怨恨自然就多 。改革常常在一个志在图强的国王支持下进行 , 必然触动、牺牲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 , 也必然遭至怨恨 。
而任何一个国王都不会长生不老 , 一旦倒台和驾崩 , 那些原来被牺牲了利益的集团占了上风就要反攻倒算 。失去靠山的改革者往往就会人头落地 , 有的死了甚至也会被从坟墓中掘出 , 鞭尸示众 。
戊戌变法的失败者之一谭嗣同对此看得十分清楚 。他说:“在中国 , 变法都是要死人的!”
商鞅 , 是第一个因变法而死的改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