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之女巧姐为什么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红楼梦巧姐是王熙凤与贾琏的女儿,也是金陵十二钗之一 。巧姐在《红楼梦》一书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大多是以孩提时期示人 。巧姐原名为妞妞,因体弱多病,刘姥姥因巧姐出生在七月初七,便给她起名为巧姐 。
红楼梦巧姐是大观园众多女儿中,年纪最小的一位,自幼体弱多病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时,巧姐感染了水痘,第四十二回时,又撞了花神,在八十四回时,又受了惊风 。后来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才以“巧姐”之名,点化她逢凶化吉 。《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巧姐戏份比较重的一次出现在刘姥姥进大观园中 。当时,巧姐拿着一个柚子玩,她看见刘姥姥的孙子板儿怀中抱了一个佛手,便哭闹着要板儿手中的佛手 。随后,大家将板儿手中的佛手给了巧姐,巧姐这才没有哭闹 。从这一故事中,展现了巧姐娇生惯养的一面,也暗示了巧姐日后与板儿的姻缘 。
贾府败落后,王熙凤也去世了 。可怜的巧姐被“狠舅奸兄”卖入了青楼,刘姥姥感念当年王熙凤对自己的照顾之情,便带着板儿四处寻找巧姐的下落 。刘姥姥找到巧姐后,花费重金将巧姐从青楼中赎了出来,并带着巧姐回到了乡下 。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巧姐的结局是最好的 。巧姐在刘姥姥的照顾下长大,并嫁给了孙板儿为妻,过上了怡然自得、平静的田园生活 。
巧姐为何是十二金钗之一
《红楼梦》中,巧姐年纪最小,而且她的出场次数也不多,几乎是一位配角 。那么,还未成年的巧姐为何是十二金钗之一呢?有人说,想要弄清巧姐为何是十二金钗之一这一疑问,需要从作者开始说起 。后来,传出《红楼梦》作者其实为洪昇这一说法 。
洪昇在塑造巧姐一角过程中,以女儿为原型,将她塑造打造为金陵十二钗之一 。据说,洪昇参加科举考试时,家中只剩下妻子黄蕙和两名女儿,母女三人日子过着非常心酸 。不久候,洪昇长女爱饥寒交迫中早早去世,洪昇听闻后,非常悲恸 。洪昇次女名为洪之则,是一名聪明伶俐的小女孩 。洪之则常年伴随父母左右,并受到父母文化上的熏陶 。洪之则长大后,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才女 。洪之则曾经参加过蕉园诗社,并且是蕉园诗社中年纪最小,辈分最低的一位小成员 。洪之则加入蕉园诗社后,还作有多首诗歌作品,并且帮助父亲整理过作品 。蕉园诗社成员点评《牡丹亭》时,洪之则也参与其中 。后来,洪之则嫁给了一名贫寒的秀才,这名秀才还未考取功名时,便已去世了 。此后,洪之则一直在孤苦无依中度日 。
在洪昇看来,女儿洪之则是位才艺俱佳的人,便将她列为“十二金钗”之一 。而巧姐的经历恰好也与洪之则事迹相吻合,所以便有了巧姐为金陵十二钗的说法 。
巧姐的结局
巧姐判词中,暗示了巧姐最终的命运走向 。巧姐在贾府败落后,还能有一席之地,这是非常难得的结局 。巧姐在《红楼梦》中的戏份并不多,直到王熙凤去世时,巧姐最多十来岁左右 。而贾府败落也成为巧姐命运的转折点,她不再是一位衣食无忧,刁蛮任性的大小姐,反而要自力更生,低眉顺眼地过日子 。
【王熙凤之女巧姐为什么也是十二金钗之一】巧姐的结局就是她嫁给了刘姥姥孙子板儿为妻,成为了一名乡间农妇 。从《红楼梦》人物命运结局来看,巧姐的结局是一个非常圆满的结局 。她没有大姑姑、二姑姑、三姑姑、四姑姑的悲惨下场,也没有母亲王熙凤众叛亲离,最终惨死的惨状 。巧姐最后能在乡间过上安定无忧的生活,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尾 。在电视剧新版《红楼梦》中,巧姐的结局占了很大的篇幅 。从50集开始,贾环为了报复王熙凤,他不惜将仇怨转移到巧姐身上 。贾环给巧姐说了一门不如意的婚事,并且让邢夫人同意将巧姐尽快嫁给此人 。平儿知道后,急忙找王夫人商量,俩人便找到刘姥姥让她前来解救巧姐 。巧姐在平儿和王夫人帮助下,打扮成侍女样子,跟随刘姥姥到了乡下 。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讲述了巧姐被卖入青楼,幸亏刘姥姥找到了巧姐所在处,并用重金将巧姐赎回了家 。巧姐长大后,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板儿的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