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姓谐音名,中国人的姓与氏

古代贵族女子取名?

古姓谐音名,中国人的姓与氏

文章插图
一、古人姓与氏
1,古姓的产生与居住地有关
舜姓姚,据说其居住地为姚墟 。
姜,住在叫姜的水边 。
2,与传说有关
禹的族号为姒,据说他们以薏苡为食 。
姬(迹),传说是踩大脚印有孕
3,后来以职业为氏
如:史氏、巫氏、师氏等
4,以官职为氏
如司马氏、司空氏等
上古贵族有姓有氏,平民无姓也无氏 。
周朝以后,规定“同姓不婚”,“同姓为婚,其后不蕃”,要“合二姓之好” 。
“姓别婚姻,氏别贵贱 。”
贵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
贵族女子出嫁前,称,排行+姓,如孟姜、伯姬、仲子、季芈等 。
出嫁给国君,则称,配偶的国名+自己的姓,如秦姬、芮姜、息妫等 。
出嫁给大夫,则称,大夫的封邑+自己的姓,如赵姬、棠姜等 。
史书追述时常用:配偶的谥号+姓,如武姜(郑庄公母)、文嬴(晋襄公母)
二、古人名与字
1,命名之礼
古人生三月,剃发取名,男子总角,女子树丫形 。
2,命名之道
苏洵《名二子说》:
取名“轼”,想让儿子不要虚有其表,而要做实实在在有用的人 。
取名“辙”,希望儿子免祸 。
取名因时代与社会风尚不同而有不同的习惯 。
商朝常用天干地支取名 。天子常用天干(如盘庚),贵族常用地支 。
周朝时,根据将出生时的情况加以神秘化取名 。如周文王名姬昌(昌盛,当时天象不同) 。
孔子,其父五女还想生子,就又娶妻,因年龄相差太大,不合古礼,而称野合 。因拜泥鳅山而生,故取名为丘 。孔子生子时,有人送他一只鲤鱼,因而取名孔鲤(又谐音礼) 。
春秋战国时期,农耕生产尤其是畜牧业发展快,取名出现以下情况:
①以动物为名,如阳虎、触龙、项燕、西门豹等 。
②以贱以丑为名 。如晋惠公生子圉,妾(女儿)名“恶、乞、痤”
由于社会动乱,王位不稳,取名低贱,不引人注意,容易存活 。
③职业+名:(出身低微而有一技之长者)
如庖丁、师况、轮扁、优孟等
魏晋之时,追求高雅生活和风趣风流,取名中常用“之”等,如王羲之、王献之、桢之、微之
族谱:唐宋开始,明清为盛 。孔家族谱,1744年乾隆皇帝钦赐三十字:希、言、公彦、程、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少、绍、念、显、扬 。
中国人的姓与氏
古姓谐音名,中国人的姓与氏

文章插图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 。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 。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 。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 。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 。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 。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 。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 。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 。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 。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