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初八是什么节日?腊八节的由来是什么

农历腊月初八是什么节日?腊八节的由来是什么
农历腊月初八是什么节日?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自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 。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八节的由来是什么? 1、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美美地享受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
2、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

农历腊月初八是什么节日?腊八节的由来是什么

文章插图
“腊月初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来历吗?
腊八为每年阴历的腊月(阴历十二月)初八,该节日最初来源于佛教 。佛祖释迦摩尼苦心修行,由于吃的喝得比较贫瘠,因此长期以往形容消瘦,身体很虚弱,后来遇见一名牧羊女,该女子献上乳糜,释迦牟尼吃了乳糜便很快恢复了体力,于是在菩提树下继续苦修,最终修成正果 。
后来佛教出入我国,到了唐代三藏西游取回真经,佛教便在中国盛行 。因此腊八节日首先在寺院中盛行,后来传入民间 。民间开始以喝腊八粥的形式欢庆这个节日 。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鸭子”,。每年的腊八北方天气非常的寒冷,南方也很清冷 。腊八又距离春节比较近,古人这个时期又是农闲的季节,天气又冷,人们无事可做,人喝了粥比较温暖,于是对这个节日比表注重 。过了腊八就是小年,过了小年便是春节;因此到了腊八,人们就有种年到来的感觉,便春意浓浓了 。
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 。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 。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