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没我们想的那么孱弱用公费医疗抗瘟疫

宋朝政府设有较为健全的医事组织,其中包括为民间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 。当疫病流行之时,也有一套效率颇高的应对手段,值得借鉴 。
《和剂局方》书影 。北宋官办的惠民和剂局是专门制作中成药的机1 /1张
宋朝三百余年间,发生大规模疫病近四十次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相当快的发展,但同样出现了多种不和谐的杂音,疫病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说经济的发展为政府和民间救治、预防疫病创造了物质条件,但同时也要看到,正是由于经济发展带动的人口聚集和快速流动,为疫病由滋生到暴发,由一地突发到向各地传播埋下了隐患 。据统计,在宋朝三百余年间,共发生了大规模的疫病近四十次,其中发生于首都的疫病有二十多次,占了一半以上 。
网络配图
拿南宋首都临安来说,不仅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更是经济中心 。据《梦粱录》记载,这座城市“辇毂驻跸,衣冠纷集,民物阜藩,尤非昔比”,城内人口繁多,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不断外扩,连过去城外少有人烟之地都很快发展起来,是为“杭城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 。
然而,过于集中的人口恰恰为疫病流行创造了条件 。据《梦溪笔谈》记载,还在北宋的公元1075年,“南方大疫,两浙无贫富皆病,死者十有五六”,超过一半的死亡率令人叹息 。公元1131年浙江大疫,“流尸无算” 。1142年和1146年临安几乎是接连暴发疫情 。1151年,浙江温州因瘟疫“被害者不可胜数” 。到了1156年,临安再次“大疫” 。
随着国家道路的修整和建设,交通条件改善了,促使流动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传播和流行的可能性,一旦遭遇灾荒和战乱,则更加剧了疫病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据《宋史》记载,公元1164年,“淮甸流民二三十万避乱江南,结草舍遍山谷,暴露冻馁,疫死者半,仅有还者亦死 。是岁,浙之饥民疫者尤众 。”由于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且衣食住行都得不到保障,导致疫病暴发,一旦疫病流行开来,不只流动人口深受其害,同时波及当地原住民,致使人口大量死亡 。
疫病对于百姓之家来说,威胁的是亲人的生命 。对于国家来说,则关系着稳定大局 。疫病一旦暴发并且呈现出不可抑制的状态,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产生重大破坏 。面对疫病,虽然民间和个人有着强烈的控制和祛除需求,但力量实在是过于微薄 。抗击疫病,主要还得依靠能够动员大量人力物力的政府进行防控 。
疫病流行时,翰林医官院是救治百姓的主力军
宋朝设有较为健全的医事组织,包括翰林医官院、御药院、太医局和惠民和剂局 。其中,为民间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主要有二,一为翰林医官院,二为惠民和剂局 。至于御药院,它的主要职能是服务皇帝和少数皇亲国戚,与老百姓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太医局则侧重于推动国家医学教育以及医生考核,虽然也能提供医疗服务,但比较有限,其行政职能远大于医疗救护职能 。
翰林医官院,隶属于翰林院,绝对的事业编制,医生数量多,医疗设备先进 。常常受皇帝的指派到各地探察、救疗百姓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公元1082年,组织机构调整,改为翰林医官局 。平时它也主要为皇家提供医疗服务,但在民间发生疫病的情况下,特别是情形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就成了救治百姓的主力军 。
网络配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翰林医官院的驻泊医官制度,即医官轮流前往地方参与医疗服务的制度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公元1113年“翰林医官院见今医官至祗侯七百余员,并无职事,诸路驻泊额止百余员 。令立校试之法,随所试中高下分遣,诸路州军有大小远近之殊……” 后来这个制度逐步推广,扩大到地方的各个州郡 。比如,公元1165年,两浙疫病流行,朝廷命“行在翰林院差医官八员,遍诣临安府城内外,每日巡门体问看诊,随证用药,其药令户部于和剂局应副”,“在外州军亦依此法,州委驻泊医官,县镇选差善医之人,多方救治” 。面对疫情,此种举措的迅速推出极大地降低了疫病的危害 。此外,医官们驻扎在各地的安排,有利于传播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