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大将魏延究竟有没有叛乱?

魏延是蜀汉国刘禅时期少有的大将 , 无论是资历、军衔、爵位还是能力 , 都是诸葛亮、李严这两个托孤大臣之后其他的人难以相比的 。但是 , 就是这样一个人 , 却在蜀汉国正需要军事将领的时候 , 随着诸葛亮的死去而被杀 。而他死后 , 其家被灭三族 , 这无疑是一种谋逆叛乱的罪名才有的刑罚 。但是 , 《三国志·魏延传》却用了不和史家笔法的方式 , 来“推测魏延的本意” , 说他不过是和杨仪争权 , 并不是“背叛” 。那么 , 魏延究竟是不是背叛呢?
先看《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 。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秋天 , 诸葛亮病势垂危 , 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交代后事 , 安排自己的退军事项 。诸葛亮安排让魏延率军断后 , 姜维在魏延之前 。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 , 则大军就自行出发 , 退回到汉中 。诸葛亮死后 , 周围的亲信官员保守着秘密 , 不公布他的死讯 。杨仪命令费祎到魏延军中 , 去探测魏延的态度 。魏延说:“丞相(诸葛亮)虽然逝世 , 但是我魏延还在!丞相府的亲信官属可以把丞相的灵柩护送回去 , 妥善安葬 。我自当率领诸军去进击贼寇 , 怎么能够因为一个人而断送了伐魏讨贼这样的国家大事呢!而且我魏延是什么人 , 怎么能听从杨仪的部署 , 为他做断后将军!”于是 , 魏延与费祎共同商量留下和回去人员的部署和分派 , 并强迫费祎亲笔书写 , 与自己联名通知诸位将领 。费祎欺哄魏延说:“我要为您回去和杨长史解释一下 , 他是个文官 , 不大懂军事 , 一定不会违抗您的命令 。”
魏延同意了 , 费祎出营门后就拍马急行 , 一直跑回大营 。过了一会儿 , 魏延后悔让费祎回去 , 派人去追 , 但已经追赶不上 。魏延派人去窥视杨仪等人的动静 , 得知他们准备遵照诸葛亮生前的安排 , 各营按次序出发 , 撤回汉中 。魏延大怒 , 赶在杨仪出发之前 , 抢先率领部下向南退去 , 沿途烧毁依山而建的阁道 。魏延、杨仪都向朝廷上表 , 互相指控对方是叛逆 , 告急文书纷纷交到朝廷 。后主(刘禅)心中无主 , 讯问侍中董允 , 留(丞相)府长史蒋琬 , 他们两人都保证杨仪不会叛变 , 对魏延却持怀疑态度 。杨仪等凿山通路 , 昼夜不停 , 紧随在魏延军后 。魏延先到 , 据守褒谷口 , 派兵迎击杨仪等 。杨仪等命令何平在前边抵抗魏延 , 何平叱责魏延的先锋部队说:“诸葛丞相尸骨未寒 , 你们这些人就敢这样!”魏延的部下知道这件事情魏延没有道理 , 没有人为他出力死战 , 反而纷纷逃散 。魏延只好和儿子及其几个亲信逃亡 , 奔向汉中 。杨仪派马岱追上魏延 , 将他杀死 。马岱把魏延的头颅送给杨仪 , 杨仪站起来 , 踏着魏延的头 , 骂道:“你这个平庸的奴才 , 如今还能做坏事不!”于是 , 朝廷下令杀死魏延的三族 。起初 , 蒋琬得知魏延率军抢先南撤 , 就率领留守成都的各营禁卫军北上 , 赶赴汉中 , 去阻截魏延 , 已经出发数十里后 , 魏延的死讯传来 , 才又退回成都 。推测魏延本意 , 不北降魏国 , 而率军南归 , 只是想杀死杨仪等人 。平时他们一直有矛盾 , 魏延认为从声望上讲 , 应当由自己代替诸葛亮 。这应该就是魏延本来的想法 , 并不是想背叛蜀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