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法 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法

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法 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法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饕卣魑卧嘀状螅?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 。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法吧!
鸭病毒性肝炎病因
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于4~20日龄雏鸭,成年鸭有抵抗力,鸡和鹅不能自然发病 。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 , 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饲养管理不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潮湿、拥挤,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本病发生于孵化雏鸭的季节,一旦发生,在雏鸭群中传播很快 , 发病率可达100% 。

鸭病毒性肝炎症状
【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法 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法】1、鸭肝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病程短促 。病初精神萎靡,不食 , 行动呆滞,缩颈,翅下垂,眼半闭呈昏迷状态 , 有的出现腹泻 。
2、鸭肝炎病鸭出现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失调 , 身体倒向一侧,两脚发生痉挛,数小时后死亡 。死前头向后弯 , 呈角弓反张姿势 。鸭肝炎的死亡率因年龄而有差异,1周龄以内的雏鸭可高达95%,1~3周龄的雏鸭不到50% , 4~5周龄的幼鸭基本上不死亡 。

3、剖析可见特征病变在肝脏 。肝肿大,呈黄红色或花斑状,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脾脏有时肿大 , 外观也类似肝脏的花斑 。多数肾脏充血、肿胀 。心肌如煮熟状 。有些鸭肝炎病例有心包炎、气囊中有微黄色渗出液和纤维素絮片 。
鸭病毒性肝炎防治
1、综合措施:对雏鸭采取严格的隔离饲养,尤其是5周龄以内的雏鸭,应供给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严禁饮用野生水禽栖息的露天水池的水 。孵化、育雏、育成、肥育均应严格划分,饲管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流行初期或孵坊被污染后出壳的雏鸭 , 立即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或康复鸭的血清,每只0.3~0.5毫升,可以预防感染或减少病死 。

2、预防接种:在收集种蛋前2~4周给种鸭肌肉注射鸡胚弱毒疫苗,可以保护所产种蛋孵化的雏鸭不受感染,具体方法是给母鸭间隔2周胸肌注射2次疫苗,每次1毫升 。雏鸭也可用肌注、足噗皮内刺种或气溶胶喷雾等方法接种,均能有效地预防本病 。
①从健康鸡群引进种苗,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
②用鸭病毒性肝炎I型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成鸭于产蛋前半个月,肌注1~2头份/只,产蛋中期,肌注2~4头份/只 。雏鸭出壳后1日龄或7日龄皮下注射1头份/只 。在疫区对雏鸡也可于1~2日龄皮下注射DVH-1高免卵黄液或高免血清作被动免疫预防 。
③一旦暴发本?。⒓锤衾氩⊙?,并对鸭舍或水域进行彻底消毒 。对发病雏鸭群用标准DVH-1高免卵黄抗体注射治疗 , 1~1.5头份/只,同时注意控制继发感染 。
④对采用标准DVH-1弱毒疫苗或抗体控制不良的病鸭群,在排除该疫苗与抗体质量不良和合并感染等前提下 , 应分离鉴定病毒 , 探讨有关DVH-II型、III型感染及DVH-1型变异株感染的情况,尝试使用本地毒株制备疫苗与抗体,用于防治 。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