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元朝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1279年统一全国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灭亡 。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 。元朝自成吉思汗起历经十五帝163年,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 。
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一直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 。大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时,蒙古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铁木真 。它作为部落首领,于公元1206年被各部推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 。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它于公元1227年消灭西夏、1234年消灭金朝,为统一全中国作好了准备 。此时,成吉思汗已死,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先后继任大汗 。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从此,北京才逐渐成为中国此后近七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1276年,元朝发兵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统一了中国全境 。




元世祖忽必烈在统一中国之后,并没有停止对外的军事行动 。此后,元朝曾两征日本、两征安南(今越南北部)、两征缅甸,先后使高丽、缅甸、台城、安南等地成为元的属国 。在国内,为了统治汉族人民,元朝统治者将国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西夏、回回、西域等地人口)、北方汉人、南方汉人 。在这种制度下,汉人的地位极底 。成为了蒙古人与色目人驱使的对象 。故而,在元朝统治初年,曾发生过多次汉族与南方各少数民族反抗蒙古暴政的起义,但都未能成功 。
因为蒙古族以前的生活方式大多以游牧为主,生产力较低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忽必烈以来,历代元朝统治者都以农业生产代替了畜牧生产,所以元朝的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 。由于元朝的疆域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加迅速 。经济的起步带动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在元朝年间,中国南方的棉花种植已非常普遍,所以纺织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出现了以黄道婆为首的一批手工业者,使当时的棉纺织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此外,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 。元世祖年间,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在它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的记载了当时元朝大都的繁荣景象 。
物质的丰富使元朝的统治者生活逐渐奢华起来,同时也使蒙古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更加激化 。在公元1308年至1333年的二十五年中,元朝先后历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明宗、宁宗至元顺帝共八代皇帝,由此可见当时元朝内部的斗争之激烈 。元朝后期,各皇帝都过起豪华的生活,为了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尤其是汉族人民被压迫尤为严重 。于是汉族人民以各种形式起来反抗元朝暴虐的统治,早在泰定二年(1352年)河南赵丑厮、郭菩萨的起义就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 。而后,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席卷了整个中国,在起义军中,出现了一批优秀将领,其中以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所领导的部队实力最为强大 。从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并在六、七年的时间里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部,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他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协助下,于公元1368年攻陷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同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