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时只会拍马溜须为何在唐太宗面前说真话

在隋炀帝杨广眼里 , 唐太宗李世民心中 , 裴矩都应该是一个难得的忠臣、良臣 。
这就有点让人捉摸不透了 。
在历史的评价中 , 隋炀帝那可是排得上号的昏君、暴君 , 而唐太宗却是少有的明君、仁君 。
这一好一坏两个皇帝 , 怎么对裴矩的评价如此高度一致?
隋炀帝喜欢裴矩 , 因为裴矩很懂他 。一个眼色过去 , 不用说出来 , 裴矩就已经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 包他满意 , “大识朕意 , 凡所陈奏 , 皆朕之成算 , 未发之倾 , 则矩以闻” 。
杨广喜欢搞大排场 , 喜欢时不时搞个大新闻 , 更喜欢万国来朝、天下归心的天朝气象 。
裴矩就充分施展纵横捭阖之术、远交近攻之策、合纵连横之能 , 将西域诸国收拾得服服帖帖 。
大业五年 , 公元609年 , 隋炀帝要去甘肃一带视察工作 。裴矩组织高昌、伊吾等西域二十七国的首领 , 前去觐见杨广 。二十七国如此俯首帖耳 , 自然是看在裴矩背后使出的小钱钱面子上 。
第二年 , 即大业六年 , 公元610年 , 隋炀帝决定在东都洛阳召开“大隋西域诸国元首峰会” , 总策划、总导演的担子自然落到裴矩身上 。
裴矩建议隋炀帝聚齐全国的文艺工作者 , 在洛阳搭戏台唱大戏 , 组织官员百姓都穿上节日盛装 , 随意观看 , “勒百官及民士女列坐棚阁而纵观焉 , 皆被服鲜丽 , 终月乃罢” 。
这还没完 , 裴矩又下令洛阳城内所有饭馆酒店敞开怀抱 , 迎接各国贵宾 , 吃饭通通不要钱 , 放开肚子可劲造 。那些整天在大漠草原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蛮夷 , 哪见过如此阵势 , 纷纷称赞中国乃天朝上邦 , 神仙天堂 , “蛮夷嗟叹 , 谓中国为神仙” 。
看着裴矩辛勤操劳的身影 , 隋炀帝很是感叹 , “若非奉国用心 , 孰能如是” , 若不是裴爱卿以身许党许国 , 夙夜在公 , 殚精竭虑 , 鞠躬尽瘁 , 怎么会对朕和大隋如此上心 。天下官员都要以裴矩为榜样 , 树立看齐意识 , 为我大隋事业添砖加瓦 。
在众多以裴矩为样板的官员齐心协力、前赴后继下 , 杨隋的招牌终于被李唐取代 。
裴矩经过一番周折 , 完成了从隋臣到唐臣的转型 , 先后在武德和贞观年间为臣 。
唐太宗经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 , 意图刷新吏治 , 首先举起的就是反腐败大旗 。为对腐败官员进行精准打击 , 李世民决定钓鱼执法 , “密使左右试贿之” , 让人主动去送钱送物 , 看哪个官员敢收 。
有人真的就敢收 , “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 , 李世民大怒 , 要杀鸡给猴看 , 将其斩首示众 。
若是在隋炀帝时期 , 裴矩肯定还没等杨广发话 , 就一刀将贪赃官员剁掉 , 那时裴矩的行政作风就是“无所谏诤 , 但悦媚取容而已” 。
但天下已经是换了人间 , 裴矩也要与时俱进 。他劝李世民 , 这小子是应该死 , 但您钓鱼执法的路数也忒不地道 , 明显是故意陷害嘛 , 您这可不是以德治国的典范啊 , “恐非所谓‘道之以德 , 齐之以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