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四声的人名,粤语怎么发音( 二 )


平声高扬、开朗、绵长,仄声低沉、收敛、短促,音的性质各有特点,因而产生的情调也就不一样 。按照音乐的要求--和谐、变化、抑扬顿挫等,如果能够使两者互相配合,交错出现,听起来就感到悦耳,否则就感到沉闷、单调 。比如说,“走马观花”是仄仄平平,“骑驴观花”是平平平平,“走马看叶”是仄仄仄仄,三种说法对比起来,显然是“走马观花”好,因为声音有抑扬,有变化,和谐而不单调 。《红楼梦》第五十回即景联句,凤姐起句“一(旧是仄声)夜北风紧”是仄仄仄平仄,李纨续句“开门雪尚飘”是平平仄仄平,显然是续句更加悦耳,因为平仄协调 。不只是诗,散文或日常说话也有一个调平仄的问题,只不过没有韵文表现的那么明显 。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什么不说“上山容易下山不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平仄不协调,说起来拗口 。
平仄是汉语语音的客观存在,求平仄协调乃是人为,但“求”是人为,至于怎样才算协调却不是人为 。以律诗为例,五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七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音调的变化是以两个音节为单位的,有人称之为“音步”或“节”,而这个“音步”的重点在后而不在前,所以前可变通而后不可变通 。这是语言音乐性的自然要求,如果不这样,而硬要以一个音节或三个音节为单位,或变动一个“音步”的后一个音节,就会失去语言的音乐性 。
要想了解平仄,对平仄有更深的认识,最好多读读盛唐及其以后的格律诗,也就是律诗和绝句,因为格律诗对平仄要求是比较严的 。以五言律诗为例,仄起的格律一般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起的格律一般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调平仄是格律诗的重要条件,讲究很多,限制很严 。一句之内,两个邻近的音步要变,如仄仄之后必须是平平,平平之后必是仄仄 。有三平相连的情况,那是因为句末必须用仄,所以把平声提到前面,连用三仄的道理相同 。前边已经说过,音步的重点在后一音节,所以在诗作中,音步的第一个音节可能不合格律,这就是常说的“一三五不论”(当然有时不能不论),但音步的后一音节却不能通融,这就是常说的“二四六”分明 。就是在前一音节可以通融的情况下,很多诗作者还是要有意补救一下,如“势分三足鼎”,“势分”应该用“平平”而用了“仄平”,于是紧接的“三足”该用“仄仄”而用了“平仄”,把前一音步少用的平在后一音步补上了 。
跳出本句,在一联(单双两句是一联,单数句名出句,双数句名对句)之内,平仄要求同样严格--邻近音步要平仄不同,如出句是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是平平仄仄平,否则就是失对 。音步前一音节偶尔不合,有些作者也愿意用前述的方法补救一下 。
跳出一联,也就是联与联之间(律诗八句四联,有人称之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平仄方面仍然有严格要求 。要求的性质是要同,其实是以同求变 。所谓同,作诗的术语叫“粘”,就是双数句和其后的单数句平仄要相同,如双数句平平起,则其后的单数句也要平平起,否则就是失粘 。粘是以同求变,因为不这样,而前一联的第二句和后一联的第一句也要求对,各联的平仄情况就完全一样了 。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例外 。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艺术 。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为格律的奴隶,我们不能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 。杜甫的律诗总算是严格遵照格律的了,但是他的七律《白帝》开头两句是:“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第二句第一二两字本该用“平平”的,现在用了“仄仄” 。诗人有意把白帝城中跟白帝城下(城外)迥不相同的天气作一个对比,比喻城中的老爷们是享福的,城外的老百姓是受灾受难的① 。我们试想想看:诗人能把第二句的“白帝”换成别的字眼来损害这个诗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