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有什么典故?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有什么典故?
这是东晋时期的一个故事,说这句话的人叫做王导,这句话中的”伯仁“叫做周顗(yǐ) 。唐朝大诗人元稹有一首绝句用的就是这两个人的典故: 自笑心何劣,区区辨所冤 。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 。
晋室南渡初期,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晋元帝司马睿很像后来南宋的赵构,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当皇帝,但是机缘巧合,竟然做了东晋的第一代国主 。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支持 。
王氏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辅佐司马睿,但是权倾内外 。引发了皇权与相权的猜忌,导致了王敦的造反、王敦起兵以后,有人建议皇帝杀掉还留在健康的王导家族,王导领着一家老小在宫殿门前等候发落 。这时候周顗进宫见皇帝,王导跑到近前对他说:"伯仁(周顗的字),我们全家100多口人的性命,就全靠你了 。"
《晋书·列传三十九》记载: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字伯仁)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
结果周顗没有搭理他就昂首走进宫去 。不过周顗面冷心热,见到皇帝说尽好话,劝皇帝留下了王导一家的性命 。
周顗喜欢喝酒,在宫中喝醉了才出来 。王导在宫门口叫他,周顗不但没搭理,还一边走还一边说:"今年杀叛贼,换个金印带在身上 "王导却不知道周顗救了自己,反而对其恨之入骨 。
诛杀王敦攻占建康后,问王导如何安置周顗,王导三缄其口 。王敦看哥哥一句话不说,认为王导同意诛杀周顗,于是就随了王导之愿 。而周顗呢?正如元稹诗中所说: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 。没想到,后来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竟然翻出了周顗当时极力为自己辩白的奏章 。王导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痛苦万分说出了这句著名的话: "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而死 。"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这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引申到现代的含义,例如:我知道“伯仁”会遇到危险,但是我选择了沉默,并没有提醒或者举报,最终惨剧发生,我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却因为沉默而间接害死了“伯仁” 。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出自哪个典故?
我们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呀,君子之间也有着他们的深厚友谊 。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人生遇一知己真是难得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意思是我没有杀周伯仁,周伯仁却因为我死了 。这是出自哪个典故?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中的晋纪 。讲述的是周伯仁和王导的故事 。
这个故事发生在晋朝,晋朝有一位大臣叫王导,是当时的名门望族 。他还有一个堂兄叫王敦,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们两兄弟辅佐晋元帝夺得了皇位,手握重权 。晋元帝坐稳江山后,非常忌惮他们,开始对兄弟两人实行削权 。王敦性格刚烈,受不了这种委屈,于是就开始起兵造反 。而王导并没有谋反之心,怕堂兄的事迹殃及到他,于是就请自己的好朋友周伯仁在晋元帝面前替他说清 。
周伯仁表面不理王导,王导因此对周伯仁怀恨在心 。但是周伯仁到了晋元帝面前,却一直为自己的好朋友王导 。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让晋元帝不追究王导的责任 。没想到,王导的堂兄真的造反成功了 。王敦与朝臣们议论是否要留下周伯仁,王导一言不发 。王敦觉得既然周伯仁不能为他所用,就见他处死吧 。后来,王导在整理宫廷档案的时候,发现周伯仁一直在晋元帝面前替自己说好话,当场痛哭流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