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洛夫的寓言作者 克雷洛夫有哪些作品

深秋的下午
——任溶溶先生翻译手稿半个多世纪札记 。
作者:孙建江
【克雷洛夫的寓言作者 克雷洛夫有哪些作品】任溶溶先生是文化大师,左手创作,右手翻译 。如今,任老已经卧薪尝胆九个月了,还在坚持写作,不时有新作发布 。
我整理了任老的译著 。据不完全统计,从《用泥土做成的油炸肉片》(1946)到《鲁比和马克斯的睡前故事》(1917),任老已经出版了至少820种作品 。也就是说,70多年来,任老平均每年出版10种以上的作品 。如此庞大的数字,着实让人感叹和佩服 。然而,让人感叹和佩服的是任老的作品质量 。任老精通英、俄、意、日四国语言,翻译过伊索、科洛迪、安徒生、普希金、马尔夏克、马雅可夫斯基、盖达尔、巴里、格雷厄姆、罗达利、特拉弗斯、达尔、林格伦、克斯特纳、洛夫廷、米尔恩、怀特等的作品 。大家耳熟能详的《匹诺曹》(科洛迪饰)、《谎言之国历险记》(罗大力饰)、《长袜子皮皮》(林格伦饰)、《夏洛特的网》(怀特饰)、《彼得潘》(巴里饰)和《杜朴容素博士全集》(洛夫汀饰)都与他的名字息息相关 。任老的翻译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时间跨度长,数量多,体裁广,涉及语种多,遵循信、雅,注重读者的阅读接受,深受青年读者的喜爱 。在中国,像任老这样70多年来一直为年轻读者翻译和介绍世界级儿童文学的翻译家,可能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可以说,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成长 。因此,任老被授予中国翻译家协会“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实至名归 。
10年来,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任老,听他的教诲,接受任老交给的工作和任务,和任老聊天,和任老一起欢笑 。每次离开的时候,我都还想要更多,但我总是满载而归 。
不久前,我如约去任府看望任老 。当老人看到我时,像往常一样,他笑着和侃侃交谈 。坐下后不久,老人说:这次你来,我想给你看样东西 。猜猜这是什么?看到我一脸懵圈,老人笑了,你不会猜,其实别说你猜不到,就是我自己,也放了半个世纪了 。直到最近,我才知道这件事——我居然找到了自己翻译的文革时期克雷洛夫的寓言手稿 。没想到,我竟然这么开心 。
这时,荣莲这位丈夫说,父亲翻译了那么多稿子,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 。毕竟是半个世纪前的翻译,直到我反复提醒他,他父亲才突然想起这是真的 。而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份手稿一直保存在家里 。
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那么奇妙 。蓦然回首,那人在昏暗的灯光下 。“那个人”真的是“那本书” 。
任老让荣琏去柜子里拿翻译过来,我可以快速看一下 。译本放在文件夹里,文件夹放在印有“福建人民出版社”的牛皮信封里 。信封上有三行字,上面一行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中间一行是“任溶溶同志”,下面一行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改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 。信封左侧竖着写着“克雷洛夫的寓言”,是任老的笔迹 。可以看出,大师当时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工作 。手稿翻译完后,译者顺手放进了别人寄来的信封里 。谁知道,放了半个多世纪了 。
容联小心翼翼地打开文件夹,期待已久的神秘“文物”终于出现了 。文件夹里有厚厚的一叠手稿 。虽然纸张已经泛黄,但字迹清晰可见,一切依旧完好无损 。手稿中,几种颜色的笔迹并存,有的页面干净,有的页面布满修改痕迹 。很明显,应该是很大一段时间,译者断断续续地在不同的小时里完成了翻译 。
任老说“文革”期间无事可做,就翻译了克雷洛夫的寓言诗来解闷 。“文革”末期,我挑出一些整理抄写,想好要贴什么刊物,为此写了一篇后记 。这个附言当时没有留下署名日期,但是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写的了 。后来事情越来越忙,我也就忘了这件事 。久而久之,我就全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