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最得意的学生,统一天下,可惜只完成了一半

三国可以分成三段来看,第一段是从黄巾起义到诸葛亮出山,第二段是诸葛亮出山到去世,第三段是诸葛亮去世到天下一统 。第三段,很多人称之为后三国时期 。
在后三国时期,也有很多牛人,像坐镇襄阳的羊祜,让羊祜占不到便宜的陆抗,继承诸葛亮遗志的姜维,以及足智多谋的钟会等 。但是若论及天才,当属邓艾 。
邓艾和很多有名的人一样,也是放牛娃出身 。不过邓艾虽然不曾像后世的李密一样,去挂角读书;也没有像朱元璋一样,去打牛的主意 。他的放牛生活,倒是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
但是邓艾从小就是一个有大志的人,十二岁那年,邓艾看到了已故太丘长陈寔的碑文 。上面有一句“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觉得非常好,由此可见,邓艾家应该是中道衰落,否则怎么会识字,还能识文呢 。话说邓艾看到那句“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时,很是仰慕,就给自己取了一个邓范的名字,而字取为士则,也算是追星了 。不过,很不巧,他的同族人里面已经有人提前叫邓范了,所以他之后又改成了邓艾 。
邓艾这个人有一个很特别的爱好,喜欢军事,现在我们把这种人叫做军事发烧友 。邓艾的军事爱好,是军事地形学 。每次看到一些高山大川,都要去仔细探查一番,然后说,这个地方可以设营,那个地方可以囤粮,还有对面哪个地方可以设伏等等 。当然呢,这个时候,邓艾就是一个小吏,所以大家都觉得他是在胡说八道 。嘲笑邓艾的人也很多,就像屠夫嘲笑韩信一样 。
邓艾做一个看守稻草的小吏,后来熬到了典农功曹 。有一次邓艾进京述职,终于遇到人生中的贵人,从此时来运转 。这个贵人就是司马懿,司马懿很赏识邓艾,让邓艾做太尉府的掾属 。从此邓艾多了一个重要的身份,即司马懿的门生 。
淮河流域本来是诸侯袁术的地盘,只不过袁术这个人不能好好的经营 。以致于他的士兵没有粮食吃,要去河里捞河蚌 。邓艾后来被派到两淮考察,看是否可以在此处屯田 。邓艾做了很多调查,并且结合自己多年的屯田经验,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建议 。
邓艾的主要是思路有两条,一条是多做水利工程,另一条是军屯 。多做水利功臣,有两个好处,一来可以有效的灌溉农田,二来可以疏通漕运 。而采取军屯,平时拿着锄头能种田,战时拿着刀能战 。邓艾的意见得到了司马懿重视,由此曹魏东南地区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
邓艾为两淮打下进攻东吴的桥头堡后,又去西线领兵作战 。在与姜维的交手中,邓艾能识别姜维的声东击西之计,让姜维不得占领洮城,也可见其善于用兵 。
后来,钟会在剑阁正面牵制蜀军,而邓艾选择用奇 。邓艾的进军路线是从阴平小路、经过德阳亭,奇袭涪县,最后直插成都 。
不过,书面计划好拟写,但是却不好实施 。邓艾率领大军,走的都是山高谷深,渺无人烟的地方,粮食也供应不上 。但是即便如此,邓艾凭借着坚强的毅力,还是深入了蜀国境内 。最后通过交战,迫使刘禅投降 。
邓艾灭亡了蜀国,不过他居功自恃,又被钟会陷害 。后来,邓艾和儿子邓忠被护军田续所杀 。
可惜他的灭吴计划,也已经拟写好,还未实施,却死于非命 。
【司马懿最得意的学生,统一天下,可惜只完成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