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洵到了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

“苏老泉 , 二十七 , 始发愤 , 读书籍 。彼既老 , 犹悔迟;尔小生 , 宜早思” , 这是《三字经》里面的一句话 , 说的就是北宋文学家苏洵 。苏洵是三苏之一 , 他的儿子苏轼和苏辙也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
网络配图
苏洵、苏轼、苏辙被当时人称为“三苏” , 这个称号是对当时他们三父子的文学成就的赞扬 。不过与自己的儿子苏轼和苏辙相比 , 苏洵算是大器晚成的人 , 他科举进第的时间与自己的儿子们相差无几 。
正如本文最开始提到的 , 苏洵是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发奋读书的 。古代读书人 , 一般从稚童开始就接受教育 , 乡学、族学、私塾一类的存在多的是 。寒窗苦读 , 要将圣人经典倒背如流 , 并且能理解透彻 , 才有可能科举顺遂 。之乎者也 , 花的时间绝对不少 , 所以要从小开始学习 。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 , 怎么看都是一件异事 , 这是为什么呢?
从苏洵的人生经历来看 , 他年少之时就对读书不感兴趣 , 反而向往四处游历浪荡的游侠生活 , 诸如李白、杜甫等人 , 皆是他向往的对象 。而当时苏洵的父亲苏序尚在人世 , 苏洵根本不用担心养家糊口的责任 , 这让他有时间有精力也有钱财四处游历 。值得一提的是 , 苏洵的父亲苏序对于苏洵不读书反而外出游历之事并不阻止 。
后来年长之后 , 苏洵进入学校学习 , 又仗着自己的聪明 , 认为自己始终高人一等 , 读书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 于是更加不专心学习了 。后来直到苏洵第一次参加乡试 , 惨淡落榜 , 当初他看不上的人却榜上有名之时 , 苏洵才犹如当头棒喝 。
【为什么苏洵到了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网络配图
他回到家中翻开曾经自己所作的文章 , 觉得自己以往所学好似没有学 , 于是将这些文章全部焚毁 , 励志读书 。
还有一种说法 , 说的是苏洵二十五岁的时候 , 与史彦辅和陈公美两人游历 , 先到了峨眉 , 随后又前往岷山 , 欣赏岷山的壮美 。这么一来一往 , 便是半年过去 。饱览秀丽景致后 , 苏洵回家休息 , 这才发现自己的妻子程夫人面带忧虑 。但是具体忧虑什么 , 程夫人却没有说 。
苏洵从程夫人对自己两个儿子严格的教育上 , 大致猜到了程夫人希望自己能“踏入正途” 。不过这个时候的苏洵虽然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 但是并么有下定决心 。
后来没多久 , 苏洵的母亲去世 , 他们回家奔丧 , 遇见了同样从外地回家的哥哥 。两兄弟就自己的经历聊了起来 , 聊的兴起之时 , 苏洵的哥哥问了句:“三弟 , 既然你 , 你游历了那么多的名山大川 , 能不能写点文章 , 让我看看这纸上山川如何雄秀奇美啊?”
苏洵一下子愣在当场 , 虽然他看了那么多的锦绣河山 , 却不能将这些东西用文字表述出来 。想写却写不出来 , 苏洵急得满头大汗 。
网络配图
这次经历和哥哥的劝导 , 让本就有些动摇的苏洵 , 终于下定决心潜心读书 。他为自己列下了长长的书单 , 把《史记》、《汉书》、还有更早的《左传》、《国语》、《战国策》都罗列到床前案头 。随着读书时间的延长 , 苏洵渐渐被书本中丰富的知识吸引 , 越加沉浸其中 , 以至于到了后来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