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伍子胥父诛于楚是怎么回事( 三 )


伍子胥画像
伍子胥逃出楚国之后,来到吴国,得到吴国公子姬光的重用,后来帮助姬光夺得王位 。姬光继位为王,称为阖闾,在阖闾的支持下,伍子胥开始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最终使得吴国强大起来,拥有了和楚国相互抗衡的国力 。后来伍子胥和孙武一起攻入楚国国都,报了自己父兄的大仇 。得报大仇的伍子胥开始为了吴国争霸天下做准备了,后来阖闾生病去世,其子夫差继位 。伍子胥被任命为辅政大臣,由于和夫差的军事主张不和,两人渐行渐远,最后夫差听信谗言,赐死伍子胥 。
有关伍子胥的图片有很多,但是多为后人想象而来 。关于伍子胥相貌的图片,被人们广为认同就是文中的这一张 。
这是一张伍子胥的画像,画中的伍子胥表情平和双手交叉,似是在拜什么 。画中的伍子胥头戴春秋头冠,冠上没有镶嵌任何装饰用的美玉珍珠,整个看起来很简单庄重 。
画像中的伍子胥额头宽阔,这是古时面相学上对聪明人的普遍描述,这表明了伍子胥聪明有才,事实也确实如此,不然他也不会有着如此的成就 。伍子胥眉毛狭长浓密,狭长的眉毛下面是一双丹凤眼,鼻梁宽大挺拔 。上唇两撇长须,下巴上也留着长须 。两鬓有着突起的鬓发,耳垂肥大 。古人的眼中,耳垂肥大是有福之人的象征 。
画中的伍子胥身穿长袍,整个人看起来温和善良,平易近人 。
京剧伍子胥主要有哪些情节
京剧《伍子胥》是一部传统戏曲栏目,它的主要唱法是以老生为主 。《伍子胥》是在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的基础之上,再根据著名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创作而成 。全剧主要讲的是伍子胥从出逃楚国到被吴王阖闾重用的过程,共分为七折 。
京剧《伍子胥》剧照
伍奢由于进谏楚平王被杀,从而连累楚平王的太子和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要被处死,万幸的是聪明的伍子胥逃出了都城士兵的逮捕 。昼伏夜行的伍子胥来到楚国的最后一个关卡昭关,面对着防卫森严的关卡,伍子胥只得无奈躲进深山,后来得到扁鹊徒弟东皋公的帮忙,成功逃出昭关 。
来到吴国的伍子胥苦于没有人引荐,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面对着生活的艰辛,他不得不当街卖艺,在卖艺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专诸,两人结拜为兄弟 。后来,吴国的公子姬光看中了他,被姬光收为门客 。
姬光本来是王位的继承人选,但是后来自己的位置被姬僚夺过去了,姬光一直想将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 。他听闻伍子胥有才华,于是向他询问计策 。伍子胥向姬光推举了专诸做刺客,后来姬光又收集了一把削铁如泥的短剑,在一次宴会上,专诸化妆成一个厨师,借献鱼之机,拔出藏于鱼腹中的宝剑,刺死了姬僚,姬光得以即位,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 。
《伍子胥》曾是有着“京剧鼻祖”之称的程长庚代表剧目,后来经过几次起伏,渐渐被人所遗忘,最后被杨宝森成功改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
【历史上伍子胥父诛于楚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