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烹饪羊肉方法多:羊蝎子因改名东坡羊蝎子

中国人吃羊肉的历史源远流长 , 早在4000多年前 , 中国的先民就驯化了羊 , 羊成为日常六畜之一 。汉代以前羊肉主要用煮 , 或者用泥裹着烤着吃 , 加工相对粗糙 , 调料也很少 。汉朝的时候 , 热爱美食的人民 , 想尽办法烹饪美食 , 他们有时腌制羊肉 , 有时熬汤 , 还能够晾干做肉干 , 也能切成细条烹饪 , 甚至用烟熏烘烤等等 , 羊肉的制作方法日益精湛 。
羊肉的“文吃”与“武吃”
唐朝时羊肉作为美食进入的新纪元 。一次韦巨源升官作了尚书 , 请皇帝吃饭 。其中有几种羊肉的美食 , 今天看来仍然令人惊叹 。比如:通花软牛肠 , 这种香肠是用羊骨髓与牛肉搅拌在一起做成 。羊皮花丝 , 即细切的羊肚丝;逡巡酱 , 即为鱼肉羊肉制作的酱 , 鱼羊为鲜;五生盘 , 即羊、猪、牛、熊、鹿5 种肉的拼盘;格食 , 即用羊肉、羊肠拌豆粉煎制而成等等 , 最夸张的是“升平炙” , 一道菜用三百条羊舌、鹿舌烤熟后拌在一起 , 即寓意能言善辩 , 又体现君臣一心 。
网络配图
【苏轼烹饪羊肉方法多:羊蝎子因改名东坡羊蝎子】到了宋朝 , 羊肉价格变得十分昂贵 。由于宋朝疆域较小 , 大量过去适宜养羊的地区被其他鼎立少数民族政权占据 。羊是军用物资 , 羊皮可以制造军队的营帐和官兵的衣服 。《辽史》中就明确记载 , 宋辽两国的边境贸易中 , 为了削弱宋军的军事力量 , 辽国严格控制羊的出境 。西夏政权倒是允许羊卖到宋境 , 可价格贵的令人乍舌 , 几斤茶叶才能换一只羊 。因此 , 在宋朝一般人是吃不起羊肉的 。平江府的羊肉每斤卖到900钱 , 而冬天的黄河鲤鱼每斤不到100钱 , 一顿普通有酒菜的饭10钱也够了 。因为羊肉太贵 , 连俸禄低的小官也吃不起 。
羊肉在宋朝皇家的地位特别 。宋朝皇族的家规定:“饮食不要太多山珍海味 , 御膳房只用羊肉就够了 。”因此 , 宋朝的御膳房主要做羊肉 , 每年要消耗十万多斤羊肉 。宋朝皇帝也爱吃羊肉 , 宋仁宗半夜做梦 , 都想吃烤羊 。宰相吕大防止曾经对宋哲宗说:“宋朝能够维持一百多年的国泰民安 , 就是因为皇家只吃羊肉 。” 这或许与唐朝以来盛行的中医“以形补体” , “吃啥补啥的”的理论相似 , 羊是温顺 , 安静的动物 , 与宋朝皇帝形成宽厚仁慈的性格也有影响 。
即便皇帝只吃羊肉 , 天才的厨师们也能做出巧夺天工的人间美味 。《武林旧事》记载:绍兴二十一年 , 宋高宗亲临清河郡王张俊府第 , 并在张府接受了张俊的宴请 , 这是极其难得的圣眷恩宠 。张俊准备了大量山珍海味 , 作为皇家最重要的羊肉 , 自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 包括:羊头菜羹、烧羊头、羊舌托胎羹、铺羊粉饭、烧羊、斩羊、羊舌签等 , 其中羊舌签是把羊舌头切成极小块 , 熬成肉粥 , 用鸡蛋做卷 , 包裹碎肉 , 味道香甜可口 , 寓意能言善辩 。羊舌托胎羹则用羊舌二枚 , 羊皮二块 , 羊肾四枚 , 蘑菇、糟姜做羹 , 食用肉汤 , 有补中益气的效用 。